尤其是郭盛安没避讳,给刘家墨随了一张银票,即便席面上其他人不知道上面金额,可那是银票啊!
村子里的人都存的是碎银,很少有将碎银换成银票的,在他们眼中,手握银票的都是富商老爷。
老刘头这个女婿,出手就是一张银票!
银票最小面额都是五十两。
他们村里摆宴随礼都很朴实,要么几枚铜板,要么一把菜就来了……
有些人则悔恨不已。
悔恨什么?老刘头虽然拒绝了亲事,但他们可以积极点啊!
不说刘家墨在县衙当差,就是有这么出手豪气的姐夫在,以后日子能差到哪里去?指不定嫁出去的闺女还能帮扶娘家!
毕竟刘家这闺女刘月不就是这般做的吗?有了先河在,嫁进刘家的新媳再有一样学一样不是正常吗?
便宜了这哑女!
新婚夜。
因路途较为遥远,郭盛安一家几口留夜。
卧房有三间,一间是新房,门窗都裁剪了红纸贴上,一间是老刘头和柳氏在睡,还有一间是月娘未出嫁前的闺房,每次郭盛安一家留宿也是这间。这一次孩子们睡床榻,郭盛安夫妻俩打的地铺。
郭盛安铺床的功夫,月娘揣着那五十两给爹娘送去。
柳氏见了闺女,本来开开心心的,“小月……”
“娘,这是我给你和爹傍身的银钱,你们收着。”
柳氏看到那白花花的五十两,瞬间花了眼。
老刘头:“小月!你怎能这么不懂事?赶紧将钱拿回去!女婿知道这事儿吗?你可别让女婿寒了心。”
老刘头太明白嫁出去的闺女贴补岳家的后果了。
他不想自己闺女落了下风,在夫家没有底气!
总而言之,他帮闺女可以,但闺女不能过分帮扶他们!
说着,老刘头将喜宴上那张银票掏了出来,“这张银票也拿回去。面子充好了就成,银票我们就不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