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一看,偌大的“云府”牌匾高悬于上,
禹绪愣了愣,这莫不是.....
还不等他细想,却见那本源似是确定了什么,嗖的一下就穿门而过,直冲一个书房而去。
书房里,一个年轻男子坐在那里,桌案上是一碗用玉盏盛着的参汤,
随从在一旁递出一份请帖:
“世子,孙小姐送参汤来时,还送了一张请帖,是孙府后日的游园会。”
那请帖看着很是精美,竟还是撒了金粉的,散发着阵阵沁人的香气。
可桌案边的男子剑眉星目,却是不为所动的模样,只看着手里的一张信报:
“人找到了吗?”
毕竟跟了世子这么多年,随从又如何不知云屹口中之人是谁,
“还没有,袁姑娘白日里说制衣坊裁制的衣服不合身,就带着侍女出去,久久不见归来,我们寻遍了朝都所有的制衣坊,都没有寻到姑娘的踪迹.....属下派人去袁府查探了,并没有四小姐失踪的消息...也不见寻人,都在忙着太子府的采选...”
“为何不跟着?”
“姑娘说,人多了惹眼,不许我们的人跟着.....”
云屹捻了捻眉心,
这段时日边关不太平,接连好几道急报至京都被搁置在了御书房中不见翻阅,
好在将士骁勇,倒也能压制几分,可若是朝廷不重视,如今不过几千兵马的试探,若改日大军来袭,靠着边关那万数兵将又如何应对。
镇守边关的将士乃是云屹父亲的旧部,实在无奈之下,便将此事通信告知了云屹,看是否有转机之地,亦或是让呈至御前,至少让朝廷有些动作,提高些警觉才是。
谁知朝廷并不在意不说,一众文臣更是弹劾边将肆意夸大战事,扰乱军心,又说如今明安一国乃是诸国之首,何惧那些边关小族,硬是给压制了下去。
如今的朝都,武将低微,文臣只恨不得将武将们踩到泥土里去,但凡奏报些什么,不顾军情战事,只以夸大其实为由给带过了。
武将被气的满脸通红,最后还是云屹出面缓和方才有了台阶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