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何进诏外兵进京干掉十常侍,这条不靠谱的谏言是四世三公家系出生的袁绍提出的。”
“由此,引发了废帝事件。”
“很显然,随着经学世家不断扩大发展,他们发觉——如果还要继续强大,就得夺走皇帝的宝座,成为制定规则的人。”
“而各州实力派,因为中央政府放权,又有经济权利,又有人事任命权、兵权。”
“已经自由,放飞自我,偏偏又没有感受到弱肉强食的压力山大,当然也不愿意刘氏复兴。”
“姬昭预言,如果心向汉室的诸侯们取得一定的成果,就会崩坏,不再进取。”
“毕竟,真将皇帝拿回来。他们自个拥有的权利就越发的小了。”
“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就如姬昭所说,没有相差分毫。”
“几年后,吕布、董卓被王允设计闹翻,火并后被李傕郭汜打败,四处走动。”
“陈宫对此,十分心动。”
“毕竟,相对政客,单纯的武将脑子简单,更容易忽悠。”
“对此,姬昭很不看好。”
“首先,董卓因为一个女人的计谋而被义子杀死。吕布自私自利,又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其次,吕布出身边疆,有胡人的作风。一边让下属们真心实意干活,另一边则勾搭上麾下的老婆们。”
“然后,吕布掌权欲极强。他的手下高顺有一只劲旅陷阵营,平时都是交给小舅子去管理运维,大战时才会交给高顺。”
“最后,吕布为人反复,没有大局观。仅仅只是因为同乡李肃送礼送马,他就不恋旧情,砍掉了义父丁原。”
“如果陈宫去,有极大概率会失败。”
“听了姬昭的劝言,县令视若罔闻,一股脑的投靠吕布,为之出言献策。”
“结果碰上了曹操,不敌,被杀。”
“等到姬昭稍微大一些,天下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
“袁绍、曹操争夺天下,赢的那个人非常有可能会成为一统天下的霸主。”
“然而,因为许攸的泄密,守粮官又不堪重用,曹操身先士卒。第一次曹袁之战以曹操胜利为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二次袁曹大战中,袁本初因为再度兵败而死。”
“袁绍都没了,怎么抵挡曹操的兵威?”
是啊!
袁氏之所以败,根源就是继承者不稳。
袁绍没有真正意义上定下继承人。
他麾下的各方势力也各有支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