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洲插话道:“说起这个,我想起母校京城师范大学法学院的一则往事。那时候还不叫法学院,应该叫法律系,系主任兢兢业业好多年,一心想把专业名声搞上去。没想到学校突然从隔壁的三人大学引进了刑法学团队,里面有长江学者、有青年知名学者,一下子把这位系主任给盖过去了。这位系主任也是硬气,转身跳槽到隔壁的三人大学,算是为三人大学报了一箭之仇。这一来一回之间,真的是伤筋动骨。”
苏山月长叹一声:“人心不就是这样?老觉得家花不如野花香,等家花变成了野花,又追悔莫及。”
徐生洲不由得一个战术后仰:您这是有故事啊!
石新科不敢八卦苏山月,只能就事论事:“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很多学校在引进人才之后,其实都是‘强龙专压地头蛇’,让学校的‘家花’受尽窝囊气。等压倒地头蛇后,又因为群龙无首,开始群龙互斗,最后落得里外不讨好,学校也风气大坏。所以引进人才,贵实不贵名,贵精不贵多。”
徐生洲和苏山月都鼓起掌来:“新科说得很有见地!”
“没想到石大秘是腹有锦绣啊!”
石新科心虚地看了看徐生洲的脸色,忙着解释道:“没有、没有,就是跟着徐校长身边,自然而然对教育方面的事情关注多一点,思考也就多一些。”
徐生洲对他的观点很认同:“引才,确实只是人才工作的第一步,之后还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用才、稳才、育才,人才工作才算完整。新科你记一下,学校近期要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暂时由何新华处长负责,专门为学校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服务,重点是‘稳才’。”
“好的。”石新科掏出手机,点开记事本,记下徐生洲的安排。
“还有,明天我们一起去拜访陈校长、曾老师这两位杰青,问问他们对学校的发展有何高见?还有那些需要改善的?”
听到徐生洲要带着自己去见曾和平,石新科的嘴角顿时耷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