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泄露了梵高画作的消息,引来一堆麻烦之后,虽然学校没有严厉处理她,她却有些怕见徐生洲,唯恐秋后算账。此后她在学校里就有些边缘化了。她之前具体负责与其他4所学校合并事宜,现在合并已经尘埃落定,她还没有什么去处。
徐生洲点点头:“请讲。”
劳新芳鼓起勇气说道:“校长,各位同仁,在谈我个人观点之前,我想先说两个数据。一个是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为902万人,创下历年新低。但根据专家观点,这将是未来一二十年的峰值。另一个是2024年高考计划招录本科生数,为450万人,创下历年新高,其中近半数985高校宣布小幅度扩招。为什么我要说这两个数字呢?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十多年以后,将不再是考生为读本科而努力,而是众多普通的本科院校为了招足生源、苟活下去而努力。”
徐生洲不禁坐直了身子。
劳新芳接着说道:“这不是危言耸听,受少子化影响,棒国、呆湾都已经出现大学倒闭潮。连漂亮国也未能幸免,许多百年老校被迫关门,比如185年历史的绿山学院、181年历史的爱荷华卫斯理大学、174年历史的麦克默里学院、168年历史的伯明翰南方学院……所以,我们现在设置专业,必须要考虑未来几十年的生存问题。又或者说,我们怎样设置专业,直接决定在未来几十年的倒闭潮中能否生存下去。”
在座众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劳新芳又道:“当然,我们都很清楚,在市场化的大潮中,除了名气、兴趣等少数因素外,绝大多数人选择大学,首先考虑的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秋风未动蝉先觉。时至今日,其实很多大学已经有意无意地开始了差异化求生,概括起来有三个取向,首先就是徐校长、苏主任刚刚提到‘职教化’。这是很多民办高校、地方普通院校的选择,针对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智商平平,只想学个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有个谋生手段,于是把大学办成高级点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徐生洲叹息道:“没想到我看不上的‘职教化’,居然是很多高校的图存之道。果然‘存在即合理’!你接着说。”
劳新芳竖起第二根指头:“第二个取向是‘高中化’。此类学校一般是地方上小有名气的文理类综合大学,它们把大学当成高中,把毕业季的考公、考教、考研等当成另一场高考。由此出发,它们会把教学重点放在英语、数学、思政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应试、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很多专业课虽然按照规定设置,但内容浅显、给分畸高,就是让你风风光光走出去。在家长看来,学生毕业出路比较好,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徐生洲道:“就是那些考研基地嘛!我知道。”
劳新芳竖起第三根指头:“最后一个取向是‘研究院化’。此类院校一般是985、211,或者地方上的重点院校。它们既弯不下腰搞‘职教化’,又不愿抹不开脸搞‘高中化’,只能拼命地卷科研,于是每个院系、每个老师,甚至每个学生,都必须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以科研为主体的竞争中,整个学校更像是个大型的研究院。在竞争中获胜的学生,可以保研、出国、选调,又或者到较好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外企国企工作,也是不愁就业。”
徐生洲终于明白自己的困境在哪里。
他有心把学校“研究院化”,但学生太拉,玩不起。
现实最适合的出路是“职教化”,但他自己又不愿意,估计系统大爷也不干。
难呐!!
徐生洲沉吟片刻后说道:“劳主任,你调到发展规划处工作吧!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结合学校的实际,起草一个学校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目的是救亡图存,重点是规划好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
专业的事,果然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