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洲?!”
崔腾辉也是麻了:“他也跑来参选?他不应该等几年,去评陈省身奖(奖励对发展中国数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中青年数学工作者)吗?”
印宏远道:“我看他是想拿钟家庆奖、陈省身奖、华罗庚奖(奖励在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相当于终生成就奖)大满贯!”
刘元明拍了拍手里的材料:“他是京城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前不久刚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专家推荐书是数学所白慈河院士和燕大田子良院士写的。你就说他符不符合评选条件吧?”
印宏远听了也是半点脾气没有:“符合是符合,关键是没他这么玩的!他已经解决了冰雹猜想,再彻底解决霍奇猜想,直接去拿菲尔兹奖,不好吗?来申请钟家庆奖?岂不是相当于当选了院士,回头来申请杰青;晋升了教授,转身再读个博士?”
邓杰笑道:“人家就这么玩,而且还在规则内,你能有什么办法?”
说着,他从刘元明手里拿过那摞材料:“你看他提交的3篇代表性论文,包括2篇《Invent. Math.》、1篇《Ann. Math.》,全部都是‘四大’!主要成果概述中除了刚才提到的,还有1部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着,1篇《Journal of Algebraic Geometry》。至于第二十二届京津冀地区概率统计研讨会最佳论文一等奖、《数学月刊》年度最佳论文之类的荣誉,只能放在角落里。这哪是和博士生在竞争?直接去评杰青都够了!”
刘元明幽幽地说道:“要是放在20年前,别说评杰青,评院士也绰绰有余!”
邓杰又道:“幸好咱们截止提交申报材料的日期是2月28日,要是再往后拖延一个月,他还有1篇《Acta. Math.》,内容是建立空间遍历理论,解决冰雹猜想;以及1篇《J. Am. Math. Soc.》,证明了模空间中过一般点的极小有理曲线与Hecke曲线的等价性。”
大家都知道邓杰是什么意思。
钟家庆数学奖评选要求之一,是提供1—3篇代表性论文。
如果拖到三四月份,徐生洲有5篇“四大”,他还得好好斟酌选哪3篇。换句话说,“四大”都排不进代表性论文。
比格简直高出天际!
刘元明喟叹道:“别的博士生能得钟家庆奖,那是他的荣誉。徐生洲能得钟家庆奖,感觉那是钟家庆奖的荣誉!”
邓杰点点头:“甚至可以这么说,董起衡、艾敏能和徐生洲一起得奖,是他们比得奖更大的荣誉。”
这就好比你和奥运冠军一起获得所在县区的“十大杰出青年”。
得县区的“十大杰出青年”,能吹好几年。
和奥运冠军一起得县区的“十大杰出青年”,绝对值得吹一辈子!
印宏远突然说道:“徐生洲的优秀,大家是有目共睹。徐生洲的水平远在同辈之上,也应该是学界公认。把他和其他人放在一起评比,不仅是对他的不公平,也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所以我有个提议,能不能提请中华数学会,本届钟家庆奖除正常选出的4名获奖者外,再单独增设一个特别奖,颁发给徐生洲?”
崔腾辉亚麻呆住了:“还能这么操作?”
印宏远振振有词:“怎么不能?当年怀尔斯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国际数学联盟鉴于他超龄,特别制作了菲尔兹奖银质奖章颁发给他。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除了金、银、铜牌之外,也有一个特别奖,专门奖励用某种所有出题人都不曾想到的方法做对一道试题的选手。我们为什么不能针对特别优秀的青年博士,增设个特别奖?”
崔腾辉思忖片刻后说道:“那我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