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六,漳子坝坍塌以及庆榆县内时疫爆发的消息一同传到了昌平帝的耳中。
与此同时,朝廷派去支援庆榆的药材及各种物资的队伍,也在昨日晚上被盗匪抢走。负责押送的官兵死伤惨重,那位姓孙的御史台大人也当场命丧于此。
南岐太子的下落还没有找到,听闻南岐内部也开始大批次的押运粮草。
自古以来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为荣吉公主一事,南岐狮子大开口一直僵持到现在。
南岐如今这番动静,怕是又要起战火了。
御书房内,几位重臣争议着这件事。
不外乎不是打,或是不打。
昌平帝颇有些烦躁地拿起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今日这茶水是哪个宫人准备的?”
“回陛下…是…是奴才准备的。”站立于一旁的小太监连忙站了出来,颤颤巍巍回道。
“新来的?”昌平帝随意瞧了眼,看着眼生的很。
一旁的李公公弯着腰,连忙解释道:“前几天才从内务府拨过来,今日第一天当值。”
这人身形瘦小,看着年纪应该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就这么被卖到宫中做了太监。
“杖毙。”昌平帝将茶盏放在桌上,继续翻阅着眼前的奏折。
轻飘飘的一句话,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那名小太监被吓得连求饶都没有,呆呆的愣在原地随后被御前侍卫拉了出去。
所有的事情凑到了一起,内忧外患,御前这几日不知处死多少宫人了。
方才还在争吵的不可开交的几位臣子一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昌平帝审视着面前的几张脸,“在自己国家内,被盗匪抢走了朝廷援助的物资,就这样还想和南岐开战,诸位觉得可笑不可笑?”
“张大人,庆榆附近的漳子坝,朕记得当时是你负责督建。”
张栋:“是臣督建,六年前完工。”
昌平帝猛地将手边的折子砸向张栋,“一朝坍塌,你想好该怎么解释了吗?”
小小的折子砸到了张栋的额角,砸歪了他的官帽,最后掉落在他的脚边。
张栋却顾不上将官帽扶正,紧忙将折子捡起来翻看。
“陛下,这,这……”张栋一连这了好几遍,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张栋看清折子内容的一瞬间,脑袋中一片空白。以昌平帝的脾性他深知,他完了。
无论坍塌的原因是什么,他都别想独善其身。
“临毅侯立即前往平阳边境,防止南岐出兵。小侯爷带人找寻被劫走的粮食药材并护送至庆榆,若发现盗匪立即诛杀。督查司的人同随小侯爷前往庆榆,彻查漳子坝坍塌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