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风阳的讲述,这些小学堂里基本都是讲授新知识的地方,也就是他前世的那种科学。
风阳给了人们两种选择,如果是学习新知识的话,只要人品没问题,将来就可以在风云商会里任职,过上富足的生活是没问题的。
还有第二种选择,就是学习这个世界里的传统知识,比如经史典籍、四书五经之类的,将来可以走科举之路。
但现在选择这条路线的老百姓已经十分稀少了,总共也只有七八十人。
因为老百姓们也不傻,一旦选择了走科举之路,就要花费大量的银钱和时间去培养孩子,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成效,甚至永远无法取得功名也说不定,远不如跟着风云商会混日子来得实在。
更何况,寒门极难出贵子,没有任何关系和后台的话,就算考上了也不会被重用,哪怕运气好一些,进入了朝堂,但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还会掉脑袋,甚至累及全家!
现在这村子里,还在选择走科举之路的人家,都是那种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头脑较为顽固之人。
村子外面修建了一个大棚子,形成了一个贸易市场。
现在不只是当年的难民在这里定居,还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甚至还有一些胡商都在村子外面建造了房子,在这里安了家,或者作为一个据点。
但这些外来人口想要在这里定居,是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手续的,孙礼亮对此十分重视,审查的相当严格,然后才会批准他们在这里安家。
首先第一条,就是祖上三代没有犯罪记录。
这些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胡商,也带来了很多少见的物资,各色各样,五花八门,十分丰富。
因为朝阳村的百姓们现在也算是见过吃过的人了,他们的见识不比京城的百姓们差多少。
颜淑玉这一路上瞪大眼睛,看什么都感觉稀奇。
这是她第一次来中原地区,对于这种农耕的定居生活十分好奇,与他们大草原上的帐篷和游牧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
她很难想象,这里在一年多之前,还是一片荒芜的杂草地,现在这些面带笑容、精神饱满、生活幸福的村民们,当时还是一无所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难民们。
难怪这些百姓对风阳如此崇拜和迷信,风阳对他们来说就仿佛救世主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