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凉微微一笑,“学生拟了一个。”
“说来听听。”
“十年科举,七年模拟。”
……如此直白的书名?
新颖之余,却也贴切。
“短短一言,道尽了学子们科举应试的不易。”
孟迟凝神细想片刻,拍板道,“便用此名。”
钱程急忙问道,“先生,可否将这册书放到七录书斋翻印?”
“七录书斋?我在京都倒是未曾听过。”
钱程合上折扇,有些赧意,“学生惭愧,七录书斋的东家正是家母,只不过并非太学钦定书行,因而前些年仅在江陵稍有名气。”
孟迟道,“不拘在何处翻印,只需价格公道,不再是世家独有便可。”
“学生保证。”
“好!”孟迟欣慰点头,“旁的事你与顾凉二人商定便是,不过眼下秋闱将至,这书翻印之事,也不必操之过急。”
钱程只好应下。
然而顾凉可不这么想。
考前一周卖教辅效果最好,尤其像这种真题宝典,哪怕背上几句到了考场也不至于无话可写。
她与钱程交换了个眼神,也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深意。
果然!
钱程喜难自禁,暗叹顾凉可真是她的知己!
有如此见识,她真的……不是商人之女吗?
暂且不提《十年科举,七年模拟》发行后,在大乾引发了多大的动荡,几乎是街头巷尾人手一册,东林书院的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此时距离秋闱仅剩下六日,东林书院准备下场的学子们都开始了悬梁刺股的紧密备考,包括钱程。
虽然大家面上还是一派轻松,但是顾凉还是能经常看到三更半夜床铺上偷偷亮起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