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之下,必有勇者。殿下若肯花钱,那自然一切好说。”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挟之以威、绳之以法。
这五个“以”,百试不厌。
李景霂勾唇,“确也有理。”
“可还有其他?”
“草民以为,还有一点才是最关键的。”
“说来听听。”
“如何杜绝此事,保证天下学子们科举之途的相对公正,封不如堵,堵不如疏。”
出现漏洞,便要及时补正。
而不是应当忽视它。
“为保公正,所有举子的答卷,一律糊名,可令一名官员誊抄,才送呈至考官阅卷,也不会因为字迹而暴露。
另外,各地学政官员均施行异地监考之策,每次轮换顺序皆不同,其所负责的地州与监考的地州不同,且所辖地州的会试升学率与学政功绩挂钩,年末论功行赏,不合规之处可随时接受当地学子检举。”
提高舞弊的沉没成本。
已经足以吓退一批官员和考生了。
异地监考,便是为了松散联盟,从而也是换成了官内监督的形式。
至于那些敢铤而走险的,无论再精妙的方式也阻拦不住,只能人赃并获,早日下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妙啊,顾君这些计策甚是妙哉,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本殿不知道的?”
李景霂欣赏的看向她,“放心吧,既然答应了母皇,本殿一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顾凉颔首,“殿下此举仁义,顾凉替大乾学子谢过殿下。”
又是谢来谢去。
她李景霂看起来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