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综算盘打得不错,于是派手下征西元帅樊需急,带着五百士兵,备上好酒好肉,又给他们带上圣旨,以劳军之名,打算先把嘉峪关拿下。
樊需急也不急,进了嘉峪关,先劳军。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樊需急起身大呼:“圣旨到!”
听说圣旨到,守关将领带着全体将士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北王朱综乃当今栋梁,令边关守将帅本部人马听其调遣,边关一应事务,全权交由朱综管理,钦此!”
“大胆逆贼,胆敢假传圣旨!众将士,将樊需急和他的士兵拿下!”
说着话,边关守将拔出宝剑,一跃而起,直扑樊需急。
也不怪守将急眼,哪有这么写圣旨的?更没有这么传圣旨的。你写圣旨是不是得写张三李四?给谁的圣旨得写清楚吧?就这,边关守将,边关多了。
还有什么边关一应事物交给朱综管理,这样的制度应该用制曰,怎么能用诏曰?
再说宣读圣旨,在明朝有专门宣读圣旨的部门,叫行人司。行人司衙门不大,官阶不高,司正才正七品,副司为从七品,行人八品。但行人司却是皇帝的专属跑腿帮,皇上想做的事,大多都让行人司去做。
比如宣读圣旨,并不是影视剧描写的那样,太监站在那娘娘腔,扭扭捏捏的宣读圣旨。影视剧为的是视觉效果,为了演绎事件,特别是明朝,有一半的时间太监当道,用太监宣读圣旨才能体现当时的政治形势。
而实际上,包括太监当道的时候,太监轻易不会去读圣旨,主要原因是太监大多不识字。
那太监就没读过圣旨么?也不是,也有太监读圣旨的时候。关键樊需急不是太监,又不是钦差大臣,更不是行人司的人,你宣读的哪门子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