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们都企图要自己爱他们?
他们渴望年则的爱,同时认为年则不相信爱。
恰恰相反,年则相信爱。
她否认的是爱等同于无私。
人们会渴求金钱,权势,自由等,自然也会渴求爱。
在年则看来,没有人是无欲无求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人们会为了稳定的生活,友谊,名声,健康,爱,钱财等付出自己所拥有。在未来的某日,得到反馈。
反馈是可以的定量的,即使数值为零也代表存在。
所以世上没有无私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前提是血缘。不论亲生与否,一切都要从家庭这个概念开始。
朋友之间的爱,是相识,相知。
情人之间的爱和它比起来,主要是多了漫长的精神与肉体上的陪伴。
只是在人们日复一日地夸大其词中,爱盲目地被认为是珍贵的。
至于年则会渴求爱吗?
这不是'会'与'不会'的一道选择题。
年则会相信世上着名的爱情电影,她不相信的是自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那种全身心属于自己,自己只用接受不用付出的爱。
她清醒地意识这种爱不存在,却偏偏最想要的就是这种。她已经用短暂的人生旅途抓住了自己想要的,接下来就是用漫长的岁月去抓住自己得不到。
自己的性格缺点,年则全都知道,并且不打算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因为它们是构成年则这个人类的基石。
她以自我为中心,居高临下地俯视靠近她的人。爱她的人肯定从她身上得不到世俗意义的爱。
因为她不会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