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满川这次带的200只表,离开秦都时已经没多少了,就都留给了王石鼓。现在,只能看留在李伟那里的还有多少。
把情况一说,干脆拉着易卫军一起去,让他带回来。
等到了李伟家,易卫军的事情很快就办好了,他也不多待,事情办好就走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白满川突然觉得,李伟和易卫军真是特点鲜明的两类人。
不管你把李伟扔到哪里,几句话的功夫,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个厂矿子弟。
厂矿子弟第一特点是,对厂矿有归属感,对当地无感。
在他们的生长、成长过程中,全都是在厂集体的环境中,基本和外面的城镇、县市交集很少。
他们大多数的父母是双职工,在他们的成长中,遇到一些特殊的困境和挑战时,常常需要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无形中,这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性格。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父母工资较低,生活条件相对较为困难的情况,但这也锻炼了他们节约和勤俭的习惯。
在许多厂矿,他们的行政级别,都不低于当地的县市。
而这些厂领导,不过是他们从小见惯了的那个老头。很难让他们对职位有多少敬畏感。
开朗自信、不畏挑战、勤劳勇敢、互助互帮,在这个时代,这些特点,成为厂子弟自豪自信的性格基础。
反观这时的城镇青年,有家属区的单位都不多,他们从小生活的区域,与厂矿子弟相比更加开放,需要应对更多样的人和事。
父母在单位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家庭生活条件,天然就让他们对人际交往更加熟悉和敏感。
也让他们更擅长交际,能比较圆滑的解决人际交往的各种问题。
大多数城镇家庭,需要面对的人际关系,远远比厂矿家庭复杂,谦和低调是大多数时候的底色。
长于交际、谦和低调、遇事保守、明哲保身,这些特点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城镇青年身上,你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