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连她期盼已久的三中全会开了都不知道。
商捷走了,云舒接了他手上的项目,压力陡然大了几倍,她还得找一些她喜欢的东西,忙碌得像个小蜜蜂,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
好在百婶很得力,一天三餐,一顿都没让她落下。晚上十二点前熄灯,一晚都不允许超时。
李蔓偶尔也会跑来看看她,不过她本人也是个大忙人,来一趟不容易,还是来去匆匆,送了些米啊肉啊什么的就走了。
有时还有闻爷爷的小鱼干,老人家看来是要跟宁岭的走水鱼死磕到底了。
七九年的元旦也来了。
新年啊,徐教授也大发慈悲的放了假。
早上,云舒难得的赖了床,在被窝里扭了半天,突然想起,上封信应该早到了吴江那里了吧,难得今天放假,应该加塞一封信的。
顺便也给家里人写一封。
几个师兄非常友好地跟她说过了,按习惯,她的寒假应该有七八天。
七八天,跑回桂东,下车吃个饭就回来?那还跑什么跑,再说,这个时代的火车,确实也让她望而生畏。
只能指望暑假了,师兄们的意思是,暑假有一个月呢。
呵呵,忽悠人的本事真是一脉相传。
云舒信以为真,都已经暗搓搓的计划暑假干点啥了。
想好了,便不再赖床,起来洗洗刷刷。
百婶正忙碌着呢,见她起来,赶紧给她煮了一小碗水饺。
自从知道她在方教授家吃过八个饺子以后,百婶便趁着冬天,包了许多饺子,隔个三天两天的给她煮一小碗,倒也让她的胃慢慢适应了一些面食,有时候还能凑合着啃半个馒头。
用李蔓的话来说,就是水滴石穿。
然后就开始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