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女娲娘娘”感到族人们的真心实意,他提议用活人祭祀。
也就是从战俘中挑选那些好逸恶劳,劳动改造表现不好的人在现场杀死进行祭祀,他感觉只有这样方能表达自己对“女娲娘娘”的感激和敬仰。
陆子龙见到大巫又提起了用活人祭祀,很是不高兴,严肃的对他说道:
“不必,人口是我们部落兴旺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使是那些没有改造好的战俘也是我们需要的。
这些人没有被改造好,我们就要想办法把他们改造好,而不是用来当做祭品。
从今以后我们的国家中禁止用活人来祭祀。”
大巫见陆子龙说的郑重,立刻不敢说话了,对于“鹿神”他是不敢忤逆的。
陆子龙刚刚穿越到原始时代,就碰到了大巫用自己的儿子祭祀“鹿神”,当时如果不是他出手,估计大巫的儿子已经命丧巨蛇之口。
之后的祭祀用于都是他来主导,大巫也曾一再提起用活人祭祀,他都否决了。
其实在原始部落时代,普遍存在着用活人祭祀的情况。
纵观人类历史,几乎所有文明都出现过用活人祭祀的现象。
在我国历史上,用活人祭祀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中后期。
活人祭祀盛行于商朝在春秋战国之后逐渐衰落。其实在秦朝之也有少量的残余。
商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用活人祭祀的时代,根据《左传.成公.成公13年》的记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就是说国家只有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战争。
封建迷信色彩浓厚的商朝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对鬼神十分的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连国家大事都要依靠所谓的“天断”。
在商朝贵族们认为祭祀的祭品越珍贵,神的保佑就越灵验,因此用祭祀在当时是极其盛行。这些被当做祭品惨遭杀害的人被称为“人牲”。
现在河南安阳殷墟王陵区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座祭祀坑。“人牲”数量更是高达上千人。
更为血腥是,根据甲骨文的记载,“人牲”并不是全部被埋入地下,一部分“人牲”的血和肉会被做成肉羹或者是腊肉分给献祭者食用。
中国古人的祭祀文化不仅体现了君王贵族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是他们维持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一种方法。
“人牲”的身份各有不同,大多为异族的战俘,但用于陪葬死者的妻妾或奴仆也不在少数。
用活人祭祀不光出现在我们中华文明中,在玛雅文明中活人祭祀更为普遍和残忍。
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人祭是为了感谢诸神对人类所做的贡献,也是为了填饱恶魔们贪婪的口腹,以延缓世界末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