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苗伟认真仔细的讲解,不禁感到一丝不解:“苗先生,您家的花圃无论是从品种、颜色、花型、数量和面积来说,在南市这个地方应该算是数一数二的知名大花圃了吧?而且看您家花圃这些植株花苗的状态,怎么还能把花王都......”
没来苗家花圃之前,她只听苗伟简单说了一下卖牡丹花王的原因,但等她亲眼看到苗家花圃的规模后,就觉得之前苗伟说的因为被迫搬迁自家花圃,导致资金链断掉的原因有些站不住脚。
像苗家花圃现有的规模,放在专门以培育牡丹这种花卉品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来说不算什么,但要是放在南市这种典型的西南城市中,就算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型优良牡丹种植基地了。
尤其是还有金日耀阳这么一株百年以上的大花王存在,正常经营的话不可能资金链断裂到连祖传的花王都要卖掉的程度啊......
想到这里,晏馥眼中不仅闪过一丝狐疑。
苗伟摇摇头,苦笑一声回答道:“如果只看表面,谁都想不到这么大一个完善多年的花圃已经到了连祖传的花王都要卖了的地步。”
他抬手一指对面继续说道:“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南市对于红黄色系的牡丹就不怎么钟爱了,现在人们更偏向于蓝绿两色的牡丹。”
“这几年花圃的效益只能勉强维持着基本运转,冬天淡季的时候甚至还会自掏一些人工费之类的开销,再这么下去市场需求只会越来越小,到后面别说金日耀阳了,就连其他几十年的牡丹都保不住。”
“所以花圃里这些牡丹必须要注入新鲜品种和色系,刚刚从大门进来往右拐西边大概有10亩地全部都是新引进的,加上西边园子的改造,总共花了这个数儿,把之前家里攒下来的钱都扔了进去,连我爸去年给我新买的房子都卖出去了才凑够,到现在我都住在后面的员工宿舍里呢。”
苗伟伸出五根手指头晃了晃,满脸的肉痛。
五百万!
这个数目对于一般人来说,还真没每这个勇气和底气,这个苗伟看起来也就刚大学毕业没几年吧?还挺有魄力的.......
晏馥看着苗伟伸出来的四根手指头,心里的小人儿惊讶的长大了的嘴巴。
牡丹培育方面需要的费用和购买的费用其实她一点儿都不懂,一听苗伟说10亩地就用了五百万,心里不禁庆幸自己之前在北市出手了两块宝石,不然真不一定今天能买多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现在这株金日耀阳花王在我们家花圃里更像是一个吉祥物,这么多年下来,花圃的名气和口碑已经不用靠花王去打造,更多的是靠其他小年份高品质的牡丹去盈利。”
“本来计划的新品种引进和培育所用的费用就都已经卡在资金链的底线上了,我父亲和母亲同意我对花圃里的品种进行创新改革,但又严禁我去向银行做花圃的抵押贷款,没办法,和家里商量过后决定把花王卖掉回回血,不然这个月的工资都不能给工人们正常发放了。”
“如果花圃没被迫搬迁原地址的话不至于到要卖花王的地步......”
说到这里,苗伟深深叹了一口气,眉头紧锁。
晏馥看了看四周有序且旺盛的牡丹花田,哪怕不知道花圃搬迁实际花了多少钱,但想也知道绝对不是小数目。
尤其是这种中大型花圃搬迁,其中不少植株都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重新培育,可不是简单的把花苗植株挖出来重新栽种下就可以。
购入新品种牡丹花了五百万,再加上花圃刚搬迁,的确这其中需要的钱太多了。
不过苗伟这样的思路倒是对的,一直守旧肯定不行。
不管做什么生意,市场是时刻变化的,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才可以根据新的市场需求来对产品服务进行更新、调整,消费者偏好是市场需求很重要的一步。
牡丹花王的名号对于新生花圃的确是很能打响名气的一步,但对于像苗家花圃这样几十年的老花圃来说,的确更像个祖传的吉祥物。
自从在大门进来之后,苗伟介绍的沿路牡丹植株虽然不在花期,看不到具体的花朵表现,但百分之九十都是黄红色色系的,全部是从花王身上分枝下来培育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