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梨花村的地和上河村的地一整合,这简直就是生态农场,要什么有什么。”
“我也想,这样就不用两边跑了。”
苏青山见大外孙回国,特地叫堂弟去鱼塘捞两只甲鱼上来,又杀了一只鸡一只鸭,忙里忙外忙得不亦乐乎。
饭桌上不停地给他夹菜,一会一鸣吃这个,一会一鸣吃那个,小碗都堆成山了还在夹。
“外公,够了,够了。”
“这哪够呢,这两年你在国外肯定想念家乡的美食吧,过完年你就回去了,每天多吃一点,免得回去没得吃。”
“外公别担心,有时间我们会自己做饭。”
“你小子从小能吃,不然也不会长这么高,安安和宁宁比你矮了一截。”
“外公,他们还有得长。”
苏青山抿着小酒忆苦思甜,“嗯,他们的确还有的长,我们那个年代没得吃所以长得慢,吃个烤红薯好像过年一样。你们这一代幸福啊,不是吃喝不愁,还有机会出国留学。”
“爸,要不明年跟我去港城看看?”
她提前给孩子们办了护照和通行证,爸妈的暂时没给他们办,年前他们肯定去不了。
“港城没去了,有机会的确可以去看看。”
“等聚完餐孩子们放暑假,我就带一鸣安安和宁宁去港城。”
苏青山问,“为什么不带柔柔去。”
“寒假她要去她小叔叔家。”
苏青山没有再继续追问,一边喝着外孙拿过来的红酒,一边吃着菜,心想现在才是人过的日子。
现在不愁吃穿还有闲钱,孩子们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什么烦扰都没有,唯一的烦扰就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他跟媳妇能多活个一二十年。
第二天回城,苏妍把收到的货款拿去给车队添了两辆大货车,一辆小货车。
现在个人又不能买私家车,买货车都要挂单位,那她只好买一辆双排客货两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