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就又不得不说其幕后的故事了。
虽然世人流传,罗大佑是碍于女友张爱嘉的面子,才会出来创作词曲。
但事实上,是两人当时感情已然出了问题。
女友前面,还要再多加个“前”字。
关系不说是跌入冰谷吧,也是没多大区别。
而最开始罗大佑答应下来时,也是不知牵头人是张爱嘉。
由此,就大致可以想象得到两人在这期间的尴尬状态了,私下里几乎都没什么沟通。
不过原先的心结前嫌总算是消除大半,不至于翻脸成陌路或者仇人。
当然,这首歌的背后的故事,还远比单纯情史来得复杂。
那时候的罗大佑,也才不过三十出头,还是个十足的愤青,对时政,对当局不满。
为他人写歌时还好,有条线兜着,但到了自己专辑当中,则是怎么愤世嫉俗怎么来。
这种性情,哪怕是创作《明天会更好》时也不例外。
既然调子是公益歌曲,又给了“明天会更好”这个题目。
这种应试作文,等同于给骂戴上了辔头缰绳,在所有人看来,都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
不信你罗大佑还能整出什么活儿来。
然而,当监制李寿全拿到歌词时,却是顿时傻了眼。
“轻轻抚摸麻木的身体,无奈闭上你的眼睛;
小主,
这个荒谬的世界 依然黑白不分的转个不停。
春风已解风情,刺痛少女的心;
那旧时撕裂的伤痕,永不会愈合了……”
完全没有什么阳光、希望的感觉,只有绝望看着就是种很灰暗的感觉。
一看到开头,他便知道这歌词不能用。
但是呢,像罗大佑这种犟驴,也是绝对不会修改歌词的。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自己来。
是以他邀请了当时湾湾多名大拿一起出手,加以修改润色,再由张爱嘉最后定稿,总算是确定了最终版本。
原稿拢共346个字,而单改动的字数就有181个。
说是歌词整个推倒重来都不为过,几乎是另起炉灶了。
至于基调,更是彻底变得积极向上,满怀希望。
一个曲子,因为歌词差异,居然有如此迥异的立意,也是实在有趣。
对于自己原版歌词被改,罗大佑自然是不会太高兴,倒也没说到了彻底无法接受的地步。
主要他也清楚,自己拿出的那版过于“黑暗”,用来做为唤醒人希望,鼓舞信心的公益歌曲,确实不怎么妥当。
真正的反转,在于后面。
因为歌词立场倾向问题,罗大佑当初算是湾湾重点监控对象,好几首歌未必审核通过。
而发表的,亦是难免被砍上一刀,加以修改。
然而到了年末,好戏来了。
《明天会更好》一经发行,就大受欢迎。
不论是本身质量优秀,亦或者为了弘扬“世界和平”的高大上主题。
还是单纯想要欣赏几十位知名歌手,不分公司、地域等,联合献唱。
总之,可以说是成为年度神曲也不为过。
这种热度,不蹭白不蹭。
于是到了年末竞选的时候,直接被罗大佑一直批判的当局拿来当作了应援主题歌。
这就……
很尴尬了。
罗大佑那是想当愤怒,觉得自己是被人当工具利用欺骗了。
因此之故,之后数十年时间里,他极少在公开场合讨论同演唱这首歌。
一直要到很久以后,才算是真正和解。
来年,更是出走湾湾,在香江这边立足。
至于他所写的那版歌词,则是从此不见天日。
同样要到数十年后,滚石才在发布《明天会更好》高清修复版MV时,捎带着将那份原稿放出。
从此让人知晓当年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