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夫子……两年前,过世了。”陶夭夭黯然道。“他走的时候很安详。只是,走之前,没有再看你们五人在一眼。临走之前,托我们转告你们,说:’以你们这群弟子为荣。让你们切莫以他为念。’ ”说着,不禁泪流满面。四子也默默流泪,心头又涌起曾经在学堂念书的日子。
对于五子而言,夫子从小对他们传道授业,感情真挚,情同父子。可是,如今……他不在了。
不知不觉,已至深夜,群侠各自离去。
旦日,阳光明媚,良田山亩之中,无数百姓躬身劳作。农妇们三五成群,躬身插秧。农夫们赶着耕牛来回耕地。孩童们小的在田埂上玩耍,大的在田里拔秧。只见一望无际的水田之中,零零星星散落着人群,忙的不亦乐乎。有的交谈,有的对歌。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这等笑容满面,在外界百姓脸上看不见的。正如宋代杨万里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龙弟子都散落在各处田野,或牵牛耕田,或躬身插秧。这一片盛况奇观,是初见司空见惯的,但是却是花娘见所未见的。
“初见,他们……”花娘见这等情景,心中也是一团迷雾。“姐姐,你有所不知,我们这里自种自得,不用交税。所以乡亲们,都卯足了劲干。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来田里劳作。”初见解释道。
“不用交税!”花娘闻听此言,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世上还有这等地方,这不管是放在草原,还是中原,都是绝无仅有的。
“是啊,姑娘,我们这里,没有官府,也没有地主,都是百姓当家做主。大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们每天念书学武,这就是青龙山的神仙日子。”这时,一位大婶乐道。
“姐姐,有所不知,他们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是青龙派的弟子。而他们的束修只不过是一些米粮。”初见道。看她赤脚插秧,手法熟练。和以前真是判若两人。
“原来如此,真是大开眼界了。这里比起外面,真是人间天堂啊。”花娘叹道。她一边说,一边跟初见学插秧。她素来聪慧,没一盏茶功夫,便学会了。
“初见,东雨,怎么没见剑文啊。你们回来了这几日,一直不见他身影。还不会是这小子,娶了媳妇,就忘了我们吧。”李伯问道。
初见闻听此话,面色陡转,双目中带着忧愁,道:“我师兄受了点伤,需要静养几日。”原来,龙剑文受伤一事,卓其华让五人瞒着,不要让乡亲们知道,以免他们难过。
“啊,伤的重不重啊,我们去看看他。”李婶一听剑文受伤,心痛无比。“放心吧,李婶,剑文过几天就好了。”东雨故作轻松道。李伯二人这才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