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按照我们现在的常识来说,正黄肯定要比镶黄好,毕竟正黄旗带了一个“正”字。
可是这样理解的话,是错误的。
镶黄旗早期皇帝亲掌此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说是上三旗之首也不为过。
三官保等人简直大喜过望。
抬旗,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啊!
本来抬旗这件事情,几率很小的。
除非通过选秀成了后妃,或者是当了皇后,或者是皇太后,就有机会抬旗。
当然,如果本身就是出自上三旗的话,那么自然无需抬旗。
在清朝入关之前,各种的制度都不完善,包括妃嫔制度,亦或者是抬旗制度都不完善。
可是抬旗还是成为了下五旗的人的目标。
因为之前的上三旗,并不是正白,正黄和镶黄旗。
郭络罗家族之前属于正黄旗,可是他们是包衣。
抬旗也是他们的目标。
没想到他们这一次,抬旗来得这么突然。
不仅摆脱了包衣的枷锁束缚,还抬入了镶黄旗。
以前抬旗全靠自己这一支的人成皇帝。
现在不一样了。
自从多尔衮称帝以来,上三旗已经固定了。
安塔穆也是惊喜万分,他没有想到,真的抬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抬的是三官保这一支,他自己还是包衣。
但是在他看来,问题都不大。
毕竟他年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土了。
只要儿孙好,那他就是现在死了,他也愿意!
“谢皇上恩典!”众人齐呼。
那个公公说道:“郭络罗格格,啊不,是昭瑞郡主,接旨吧!”
布音珠这才站起身,恭敬的接过圣旨。
“多谢公公。”
“不客气,这都是咋家应该做的。”那个公公面色和缓的说道。
他看着有些倨傲,可是相处起来,不像面上表现的那样。
董鄂氏让人拿来一个荷包,塞给了那个公公,“这位公公,可否有时间到我们府上喝点茶水?”
“有,有时间。”那个公公笑眯眯的说道。
摸着轻轻的,但略显有些厚的荷包,他心情好了不少。
不枉他特意找了关系,千里迢迢的来到盛京宣旨。
三官保客气的说道:“公公,请跟我这边来!”
俗话说得好,宰相门前三品官。
三官保作为地方官员,对这些宫里的公公,并不熟悉。
他也不知道这个公公到底是干嘛的。
只是他知道,客气一点没错了。
跟着来宣旨的御前侍卫们,也被客气的迎进府。
御前侍卫并不只是指的皇上身前的那几个被称为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被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二等三等以及蓝翎这四等。
一等侍卫,也叫做头等侍卫,一共有六十个人,正三品。
二等侍卫,一共有一百五十人,正四品。
三等侍卫,一共有二百七十人,正五品。
蓝翎侍卫,一共有九百人,正六品。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顺治帝把阿楚珲封为蓝翎侍卫之后,瞬间就被抛之脑后的原因。
而且,御前侍卫可以带刀这样的兵器,守卫皇宫,最主要是保护皇帝的安全。
那么,你们肯定想说,御前侍卫各个都带刀,皇帝就不怕他们刺杀自己吗?
那是因为御前侍卫的选拔非常严格,一般都是由皇帝直接选择。
(boss直聘,有那味了有没有?boss直聘,给我打钱!!!)
而且,皇帝的贴身侍卫,比如之前被鳌拜借机杀死的工部尚书费扬古,他的儿子就是玄烨的贴身侍卫。
在御前侍卫的选拔包括三项,相貌、武艺以及文采。
平时能够保护皇帝,打仗时还能领兵。
当然,在选择人员时,也是选择满洲贵族,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