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又遇白莲

这个时候隋礼倒是反应过来道:“你说的是吴晓晓吧?你还别说,背影还真挺像她的,自从收购站开起来,她都来过好几次了,我看嫂子对她态度平平,不过吴晓晓倒是挺热情的,就像看不出来似的。”

李阳听了隋礼的描述,这个时候也终于恍然大悟的想起来吴晓晓是谁了,那不就是知青点的白莲花嘛!半年前被自己怼过一次,后来被气走了。

在村中心纳凉唠嗑的大娘婶子们,看见摞的高高的牛车,就都围过去看热闹,两名壮劳力忙着卸货,李阳就跟婶子们介绍麻袋里的东西,说可以用工分换碎布头,拿回家缝个鞋垫,做个头花啥的都可以,也可以把做好的鞋垫拿到收购站去换东西。

一听说做鞋垫还能换东西,妇女同志们的心顿时火热了起来,自从收购站开始换东西,家里的小孩儿都能换来鸡蛋了,起先大人们还不好意思跟孩子抢,想着就是换两块糖,小孩子甜甜嘴的东西,她们就不跟着掺和了。

后来村里的一个孤寡老太太,独自带着一个小孙子生活,这孩子还是她收养的,这小孩儿特别懂事,他不跟其他孩子一样就想着换糖吃,老太太生病了,他就起早贪黑的去山上捡蘑菇,晒干了就拿去收购站换鸡蛋给奶奶补身体。

有的大人看见能换鸡蛋,自己不好出面,就通过自家孩子也跟着换鸡蛋,后来跟风的人多了,隋会计就跟李阳商议了一下,干脆放开了换吧!

这决定一经公布,收购站的生意更红火了,有些妇人也跟着孩子去山上捡山货,积极性空前高涨。

李阳自是乐见其成的,他家养殖的鸡下的蛋,如此受欢迎,这不是好事嘛,都不用愁销路了,毕竟三伏天的鸡蛋可放不住。

七麻袋的碎布头,光重量就有两百多斤,倒出来就更是可观了。

晚上趁着夜深人静,李昊和李景两兄弟把吴敏的缝纫机抬到了二房新盖的屋子里,这是家庭会议决定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做活儿,还有就是为了小姑姑考虑。

一个外嫁的姑娘,隔三差五的总往娘家跑,还经常是空着手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姑娘过的有多惨,总得回娘家打秋风补贴婆家呢!

二房在村口,出来进去的也不引人注意,正好吴敏现在有工作,她也没时间用缝纫机,就拿到二房给小姑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