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是吧。”苏仪道:“是很像,哎,我说冀明,你跟那个使臣该不会是兄弟吧?”

“我若是有这么个兄弟。”姜黎说:“便不用受我那些伯父的气了。”

“说的也是。”苏仪若有所思道:“哎,那你说,那个青衣男子是谁?我看咱们先生似乎特别尊敬他。”

其实这也是徐凤鸣一直想问的,这男人是忽然出现在学院的,这学院里就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但先生又格外地敬重他。

“他是现任祭酒,管少卿啊。”姜黎说。

徐凤鸣:“你怎么知道?!”

苏仪:“你怎么知道?!”

二人异口同声道。

赵宁也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姜黎,随后皱着眉,似乎在想什么。

姜黎理所当然道:“先生说的啊。”

“冀明,先生还会跟你说这些?”苏仪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姜黎。

姜黎却十分坦荡:“我问的先生,他告诉我的。”

苏仪&徐凤鸣:“……”

苏仪:“这样也行?”

姜黎:“为什么不行?”

苏仪呆住了,貌似,姜黎说的确实有道理,好像确实可行。

苏仪:“那以前怎么没见过他?”

姜黎:“他常年在外面游历,几乎不回来,学院也一直由管老和先生们照看,没见过他很正常。

这次也是他料到安阳今年会有大批难民涌来,才刚回来的。”

苏仪简直不敢置信:“真的?”

姜黎:“当然,这能有假?”

徐凤鸣:“那宋师兄那晚想出来的安置难民的办法…… ”

姜黎:“我想,他在来问我们之前,心里就已经有数了,之所以来问我们,只不过是想试试我们。”

苏仪:“……”

苏仪再也喝不下去酒了,怀揣着深深的崇拜回家去了。

三日后,宋扶也要正式游历了。

临走的前一晚,众人在桃花肆给他饯行。

这一晚,大家推杯换盏,无话不谈,均在尽心竭力地替宋扶高兴。

他这一走,意味着他再回来时,就是正式出仕的时候。

到得那时,便是他在朝堂上运筹帷幄、建功立业之时了。

“宋师兄可有想过,将来去哪国,为哪个国家效力?”孙章道。

如今除了晋王朝,总共还有 卫、宋、启、楚、燕、陈六个国家,其中启国居北,以玉璧关为界,被拦在玉璧关外。

卫国则与启国为界位居西北,燕国则地处西川,楚、宋二国则率万湖在长江以南,只有陈国,夹杂在各国与王都洛阳,与天子直辖的安阳之间,也是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

宋扶摇了摇头,六国之间分庭抗礼,看似一片祥和,实则早已岌岌可危,大战一触即发。

姜黎:“时间还长,师兄正要去游历,待见了解各国之间的风土人情,以及各国之间之间的实力再做决定不迟。”

“说的是。”顾南道:“还有好几年的时间,慢慢想也不迟。”

宋扶没表态,看来也正有此打算。

“宋师兄此次游历,可要去启国?”忽然有人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席间立即安静下来,众人均停止动作,去看方才问出这个问题的人。

“吴兄怕是喝高了。”顾南冷哼一声:“启国那等不知廉耻、不讲道义的蛮夷之邦,宋师兄怎么可能会去?”

“顾兄说得不错。”孙章道:“启国得位不正,又不知礼数,更是不讲道义。当年平川之战,一举坑杀卫国二十几万俘虏。试问自古以来,哪朝哪代,又有哪个国家做过这等丧尽天良的事?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君主,也配我等去辅佐?”

那位姓吴的学生一脸的难堪:“可是,先生不是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就算将来不去启国,也应当……应当……”

姜黎:“哪怕将来不去启国,甚至把启国当作对手,也应当去了解启国,只有了解启国,才能找到他的弱点。”

“哼,就那等猪狗不如的国家,他也配!”另一名姓周的学生道。

吴尘:“启国初代国君虽得位不正,更是有平川之战杀降的恶名。

可,据我所知,现任启国国君已经病危,下一任接任国君的是当初在卫国为质的赵玦。

据说这位王子玦德才兼备,更是有一颗赤子之心,在卫国为质时便风评极佳,更是广受各国士子爱戴。

将来公子玦继任启王,一定会是个正直良善,受百姓爱戴的国君……

我觉得,其实可以给启国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