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争吵

郑琰轻轻一偏头,错开了。

姜冕碰了个空,郑琰忽然说:“我累了,想回去睡了。”

姜冕有些不可置信,眼眸中带着几分惊诧:“你生气了?”

“没有。”郑琰语气冷淡淡的,他甚至都没有看姜冕:“就是有点累,想睡觉。”

“好。”姜冕松开郑琰,郑琰从他身边侧身而过。

姜冕转身,默默看着他走向长廊尽头。

郑琰径直走向远处,直到最后转过拐角,都没有回一次头。

晚上姜冕再来的时候,郑琰又走了。

姜冕知道他心里不好受,于是又回去了。

接下来几天,郑琰总是早出晚归,姜冕几次要见他,都扑了个空。

姜冕何等聪明,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是郑琰故意不想见他?

只是郑琰现在心情不好,他也没办法。

大臣们还跪在王宫门口,王书还一封封地往宫里递,全部都是劝谏他三思的。

所有人都反对他这个决定。

君臣之间谁也不愿意服输,一直对峙着。

姜冕跟大臣们的对峙还没分出胜负,另一条流言率先在浔阳城里传了起来。

整个浔阳城都在传,郑琰跟姜冕不是单纯的主仆关系,而是那种见不得人的关系。

因此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姜冕不惜跟朝臣和全国作对,也要一意孤行封郑琰为上将军,搞了半天,两人是这种关系。

“怪不得,我说怎么国君不惜跟所有人作对,也要让那下三滥的刺客做上将军。搞了半天,原来是有这层关系啊!这就说得清楚了!”

“要我说,咱们国君还真是重情重义啊!”

“是啊!这算不算伉俪情深?!”

“兄台此言差矣,君上虽然荤素不忌,连刺客都能下手,但那刺客好歹是男的,是男的,又怎么能用伉俪情深呢?”

这可是爆炸性新闻,浔阳城的各大酒肆里又热闹了起来。

各种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人聚集在浔阳城的大小酒肆里,肆无忌惮讨论他们的国君跟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刺客的恩怨情仇。

“兄台此言差矣,”一名男人道:“虽然是男人,行的却是男女之礼,怎么不能用伉俪情深?”

“说的是。”另一名中年男人点头附和道。

“不过既如此,”又有人开口了,那语气不免幸灾乐祸:“我觉得君上不应该封那刺客做上将军,而是应该封他做王后,这样才能彰显他们的琴瑟之好。”

“此言有理!”

这些流言传到姜冕耳朵里的时候,他倒是不怎么生气,只因别人说的都是实话。

并且在姜冕看来,这也只是老百姓闲来无事罢了,他们爱说就让他们说去。

但这个流言的传出,无异于增加他封郑琰为上将军的困难。

因为在国人眼中,郑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以色侍人,妄图攀龙附凤的人了。

因此大臣们更有理由劝谏姜冕收回成命了。

大臣们接连在王宫门口跪了五六天,昏过去好几个老头。

姜冕始终不愿意退让,只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现在一旦退让,那么他以后就再也没机会给郑琰名分了。

小主,

结果姜冕这边跟大臣还没分出个高低,郑琰那边又出幺蛾子了。

短短几天之内,郑琰将整个浔阳城的酒肆茶馆全部砸了个遍,凡是敢公开讨论姜冕和他的关系的人,只要让他逮到,均被他打得半死。

有一次在一家酒肆里跟人吵了起来,他还一气之下放火把酒肆都烧了。

现在整个浔阳城被郑琰一个人搅得天翻地覆,怨声载道。

原本只有大臣跪在王宫门口死谏姜冕不要一意孤行,百姓们只是看个热闹起起哄,就连谈论郑琰和姜冕那点事的时候,也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在他们看来,国君要封谁当上将军,跟他们这种平民百姓无关。

至于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