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浸入骨髓

姜冕走着,垂眸看向自己面前的青石铺就的道路,片刻后,复又抬眸望向远处。

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紫黑色,还没来得及清理的血迹和垮塌的房屋,还有还没来得及被抬走的尸体。

“我正要跟你和赵兄说,”姜冕忽然停住脚,看着徐凤鸣,说:“我打算像宋熙一样,把楚国的封王印绶交给赵兄,这样以后,这个天下就真正地一统了。”

徐凤鸣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可置信地看着姜冕:“子敬,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当然知道。”姜冕笑道。

他示意徐凤鸣继续走,两人继续往前走,姜冕说:“凤鸣兄,虽然现在乱世结束,两国分治,两国之间看似平安无事。

但你我都清楚,这只是表象,我们这一代或许不会发生战争。

但我们这一代去了以后,以后的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短则几十年,长则几百年,甚至有可能几年后,两国就会发动战争。

到时势必然又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导致生灵涂炭,何必呢?

老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不容易。”

徐凤鸣没想到姜冕会做出这个选择。

不,确切地说,他想过姜冕或许会做这个决定。

但以他对姜冕的了解,这世界上唯一能让他放弃江山的,恐怕只有郑琰了。

“子敬……”徐凤鸣沉默片刻:“我以为这世界上唯一能让你放弃江山的,只有……”

姜冕轻笑出声:“只有郑琰吗?”

徐凤鸣:“……”

姜冕若有似无地叹息一声:“凤鸣兄,其实我跟郑琰……早在一年前就分开了。”

徐凤鸣停住脚看着姜冕,明知故问:“为什么?”

姜冕脚步一顿,与徐凤鸣面对面站着。

他微微低垂着头,又将视线移回到地上,恰到好处地将眸子里那一闪而过的神色藏在了眼底深处:“他这些年……其实从来就没爱过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跟我在一起,也只是因为我的病。”

徐凤鸣:“……他是这么跟你说的?”

姜冕颔首,他仍旧垂着头,将情绪掩藏住了,不过语气却透着显而易见的失落:“我想,他大约是害怕我因为他就这么死了,他负不起这个责任,所以才出此下策的吧。”

徐凤鸣想起郑琰回大安那鬼样子,又想起他每天不是在发呆就是在喝酒,要么就是在问自己有没有姜冕的消息的模样,心里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告诉姜冕真相。

然而他又摸不准郑琰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害怕弄巧成拙,最后还是把这些话憋了回去。

“……那你是怎么想的?”徐凤鸣问。

“我还能怎么想?”姜冕收敛情绪,抬起头来看着徐凤鸣,无奈道:“他不爱我就是不爱我,我总不能强逼着他跟我在一起,感情的事是强求不来的。”

“其实,我不怪他骗我……我只是……只是不甘心。”

他想到郑琰,心里又开始隐隐作痛,但又别无他法,只得受着:“这一年多我常常在想,他当初既然决定骗我,为什么不骗我一辈子呢?”

徐凤鸣看着姜冕这样,始终于心不忍,开口道:“子敬,其实……”

然而甫一开口,他就看见对面走来一个人。

徐凤鸣看着迎面走来的那人,那是一名穿着修身黑色武服的刺客,蒙着面,戴着斗笠。

徐凤鸣神色一凛,忙把姜冕拉到自己身后。

姜冕还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识转身,回头望去。

身后的士兵瞬间警戒,手持武器,将徐凤鸣跟姜冕包围在中间。

徐凤鸣本能去按腰间,按了个空,这才发现自己出门时忘记带纯钧剑了。

两人站在包围圈中间,神色肃穆盯着那越来越近的刺客。

刺客步伐悠闲,脚步不疾不徐,闲庭信步一般,径直朝他们走来。

虽然看不见他的脸,但从他这悠闲的步伐上,似乎能看见他藏在蒙面巾下那悠然的神情。

“楚王,徐大人,二位快走,我们负责收拾他们。”一名什长警惕地盯着那人,说道。

徐凤鸣跟姜冕不动声色地对视一眼,那名刺客越走越近,走到离徐凤鸣不远处时忽然停脚,解下了蒙面巾和斗笠。

徐凤鸣盯着那人,瞳孔一震,难以置信道:“黎大哥?”

姜冕侧头看了徐凤鸣一眼:“你们认识?”

黎朔礼貌地点点头:“徐公子,好久不见。”

这样一来,一时间连士兵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徐凤鸣见到黎朔,当即兴奋起来,让士兵们收起武器。

士兵们收起武器,退到徐凤鸣和姜冕二人身后。

今朝一遇故人,徐凤鸣十分高兴:“黎大哥,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黎朔礼貌地颔首:“我很好,多谢公子挂心。”

“没事就好。”徐凤鸣说:“当初洛阳突遭大水,我还以为你……”

黎朔:“多谢公子关心,当年在洛阳侥幸逃得一命,于是便苟延残喘活到了今日。”

徐凤鸣:“那黎大哥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大哥?你见过苏兄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黎朔:“实不相瞒,公子,我今日就是应苏公子的命令,请公子前去一叙的。”

“真的?苏兄在哪里?”徐凤鸣已经被久别重逢的兴奋冲昏了头脑,或许不是被冲昏了头脑,而是他对苏仪他们的感情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