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情况跟这些姑娘说明,姑娘们同意她的决定,相比陌生的纺织刺绣坊,还是熟悉的风弄楼更适合她们待,何况救命恩人是老板。
在风弄楼开业前一年,由她亲自教授这些姑娘们识字断句,教她们弹琴、弹琵琶、唱曲、画画、写诗,学不来这些的姑娘,就负责打杂,若对功夫有兴趣,也可向打手方向努力。
这一年里,她同姑娘们的关系变得亲密许多,她们都叫她曲姐姐,其实她跟这些姑娘们年龄相仿,她还比几个姑娘小。
风弄楼开业时,她雇了四位壮汉,在门前拦住不怀好意的客人,只放看起来斯文的客人进来。风月场所还挑客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京城,闻风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风弄楼的生意渐渐做起来了。
救姑娘们这件事,是从她大姐姐曲月姣那里开始。她母亲在她十岁那年去世,大她11岁的大姐姐就成了照顾她的人,也成了管理家里大小事务的人,大姐姐22岁那年嫁到长丰镖局,16岁的二姐姐代替大姐姐成了管家的人。
大姐姐跟丈夫走镖的途中,偶尔会碰上不平的事,大姐姐热心,总会管上一管,每回回家就会讲这些,她听的多了,也就生出闯荡江湖之心来,待她习武有成,便开始跟在大姐姐身边,耳濡目染,她也学了些跟人打交道的手段,也能凭表面的迹象挖出更深一层的隐情。
15岁那年,父亲病重,唤她归家,除了侍疾外,她还跟二姐姐学怎么经营客栈,以及怎么管理数亩粮田的租户,没多久父亲去世,她再也无暇去跟大姐姐走镖和行侠仗义。二姐姐嫁人后,她成了家里的主事人,就更忙了,但她志不在此,整日待在屋里处理这些事是很枯燥的,出去走动的机会不多,每有这种机会,她都尽十二分的力去打探消息,但京城很少有这样的事。
小主,
三姐姐见她这样辛苦,主动帮她分担,将田产的事交付给三姐姐,她自己的时间多了起来,常往京城外跑,起先是京郊,再是临近的,她本来没想将救的姑娘安置在客栈,跟大姐姐一样救了人就没管后面的,等她再次碰上被救的姑娘又被虐待,她才想到要安排这些姑娘的后路,才能从根上解决这些姑娘的问题。
江雨翊喝完第五杯茶,李公子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不忍打断,但她怕这会儿汐月已经逛完了集市正往畅意坊走,她只好咳嗽了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