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如同一个大蒸笼,人们就算一动不动也都一个个挥汗如雨。
玲珑镇的百姓更是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的在大树下乘凉、闲聊。
“哎,你们听说了吗?有人要在南山脚下建书院。”
“这事,我听说了,而且,还招女娃入学呢!”
“家里男娃都念不起书,哪里还有闲钱让丫头片子去念书?”
“可不是吗?丫头片子养大了就是人家的了,念书有什么用,有那闲钱还不如给我大孙子买肉呢!”
“建书院的人肯定是傻子,不然咋会招丫头片子?”
“我看也是,就算不傻也不尖。”
“你们知道个啥啊!人家书院不但教四书五经,还教算术、刺绣、裁缝、医术、建筑……总之一句话,就是让你家的孩子能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体面工作,而且,凡是进入书院念书的孩子,可以以工抵束修……”
“真的假的?你快和我们讲讲,什么叫以工抵束修?”
“对对,书院还教刺绣、医术……这又是怎么回事?”
“我和你们说,想让自家娃入学的,手里又没银子的,可以帮忙建书院……如果,有想……可以去镇上茶楼门口报名。”
同样的场景在玲珑镇多处上演,更有好奇的人直接跑南山脚下一探究竟?看看是否有人真的要在那里建书院。
当人们看到成堆的青砖,还有好多人在清理杂草,知道,这事是真的了。
然后,这些人一窝蜂的往报名处跑,就怕晚一步自家孩子进不了书院。
他们不指望自家孩子考状元什么的,只希望他们能有一个一技之长,养家糊口。
有那想得开的人们,还给自家的丫头片子也报了名,目的就是让她们学刺绣、裁缝,只要学会其中一个技能,以后找婆家不得被婆家高看一眼?
总之一句话就是,玲珑镇的人们见面不再问吃了吗?而是,给娃报名了吗?
甚至,有孤儿,偷偷找到钱十,问,他自己给自己报名,然后,自己来干活可以不?
钱十,不会直接拒绝他们,也不会直接答应他们,而是,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然后走访调查,看看他们说的是否是事实?如果,是事实,可以让他们自己报名,也可以以工抵束修。
“夫人,到目前为止,来报名的男孩有一百零二人,女孩子五十人。这些人当中有十五人是孤儿,他们都是自己给自己报的名。还有七人是乞丐,他们也来报名……”
钱十也没想到,居然还有乞丐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