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凝霭

凝霄 清热解毒 1956 字 13天前

那日拂儿口中提到的凝霭,确实就是很久之前凝霄偶然救下的,那个卖身葬母的小霭。

当年凝霄将小霭托付给赵伯之后,便渐渐将这件事完全忘了个干净,毕竟在那之后发生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实在是多的快要数不清了。

赵伯虽医术不精又沉迷修仙,但为人还是比较负责的。虽然日子过的不宽裕,但自收了小霭做徒弟之后,赵伯是尽职尽责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将自己替人瞧病消灾,画符驱邪的本领都教给了他。

小霭对师父也十分尊敬和孝顺,他天资聪颖很快就学会了大部分的技艺。师徒俩每日翻山越岭,走街串巷的替人看病消灾,日子过得清贫却倒也安心。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当年那个长着兔牙的小男孩,也逐渐长大可以独当一面了。

他一直执拗的说自己叫凝霭,时常挂念着姐姐想着她在天上过的好不好?

听师父说天上一年,人间千年,又焦虑的想着如果姐姐将来找不到自己了怎么办?千年…自己早已化为一捧黄土,彻底消失在天地间了吧……

凝霭本就对画符驱邪更感兴趣,加上师父的日日熏陶他便早早就开始持戒修仙。他知道只要自己成仙,就可以摆脱凡人寿短的枷锁,更重要的是可以见到姐姐。

由于师父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所以到后来也教不了他什么了。凝霭为师父养老送终之后,便背着师父的药箱开始四处求学。

他一路上替贫苦人家免费瞧病,不过也只能看些小病,他最拿手的还是画符驱邪。

某日在山间采药时,碰到一位老者正被半人半兽的狼妖迫害,他拿出符咒刚要出手,那狼妖见有人来,便噌的一下窜进附近的树丛中不见了踪影。

待他赶到近处,发现老者被狼妖活生生扯下一只胳膊,奄奄一息的眼看就要不行了。

凝霭立刻打开药箱给他包扎止血,连忙背起他回到了暂住的茅草屋里。在他的细心照看之下,老者昏迷数日终于由危转安。

老者醒来后怔怔的望向窗外,感叹着没想到自己还能活过来。向凝霭道谢之后,他缓缓向他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年轻时,曾是某处道观的小道士,因为年轻气盛又心急的想要快速成仙,便执意下山当了捉妖师。他觉得一来可以帮凡人除害,二来夺取妖孽的灵魄和灵力,可以助自己早日成仙。

但日子一久,以前的清规戒律也都被抛诸脑后。他开始变得逢妖必杀。尽管他也清楚,妖,并非全是恶类。但为了成仙他开始不择手段,在人界肆意残杀妖族。渐渐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修仙,还是在修魔了。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很多年,他彻底放弃修仙了。可他往日残杀的那些妖族同类,却没打算放过他。

他知道失掉的这只胳膊,是他的报应。他也知道他的报应,远不止于此。

老者不愿告诉凝霭自己的姓名,他也就没多问。老者看到他药箱里的符咒和法器,得知了他也在修仙,便将自己从前的法术心得全都传授给了他。

翌日凝霭早起,发现老者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书信一封。

信上写着与其躲躲藏藏,惶惶不可终日,倒不如主动承受属于自己的报应。毕竟自作自受,怨不得旁人更怨不得上天。

老者最后叮嘱凝霭往后捉妖驱鬼,一定要明辨是非不可滥杀无辜。不论修仙与否,平日一定要多行善事,切记凡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就这样,凝霭带着老者的嘱托,背上药箱又离开了这里。

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他不记得自己医治了多少人,又捉了多少妖,驱了多少鬼。日复一日的奔劳让他筋疲力尽,又在替人诊病时染上时疫,很快就结束了这一世。

化为鬼魂来到鬼界的凝霭,因为生前救死扶伤积德行善,积累了许多善缘福德,所以下一世可以投胎去一户富贵人家,衣食无忧的度过一生。

凝霭却选择主动放弃,他只想要保留这一世的部分记忆和样貌,仅此而已。他害怕忘了重要的人,也害怕自己换了样子,姐姐就认不得他了。

往后几世凝霭身世贫苦,每一世皆在苦修助人,每一世也皆在贫病交加中早早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