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打开新的世界

瑾墨其实是想和她商量着来呢?可是好像管理层的5楼有一道无形的界限,还是滑开了层级。

杨晔是许总的秘书,是带着口音的四川女孩,年龄很小,个子小巧五官精致,爱说爱笑,安静下来也很文静。即使如此,也没有任何人小看她,包括在管理层牛哄哄的许总亲戚也是如此,并不是有多么神秘强大后台背景,也可能有,只是大家都觉得按着她这个年龄,能获得许总信任,并能当上秘书,就已经不能小瞧了,更何况与领导天天见呢?

她是瑾墨的朋友。不是瑾墨读书多了,刻意建立的人际关系,此时的瑾墨即使知道了关系的重要性,还没有立刻马上运用自如,瑾墨相信人又不是机器,说沟通一下子就能热乎起来,最起码她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瑾墨想,可能是她看自己比较顺眼,也可能瑾墨从没关注过她的口音,也可能是在瑾墨自己没有注意的时候释放出来的善意和魅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敢这样想的原因,也是因为瑾墨没有哪有时间找她玩呢?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收银台坐着,拿餐还餐盘时间遇不到她,下午下班前是大家全体都去五楼出纳那里交账款,完全没有时间重合的时间点。

反正就成了朋友,她时不时来瑾墨这聊聊天,根本不用瑾墨说话,就能说很多有趣的事,偶尔偶尔也会夹带一两个烦恼的工作小话题,问瑾墨自己怎么处理?瑾墨不推不躲,直接拿出一张A4纸和一支笔,狂舞出龙飞凤舞的一堆利弊得失,然后让她自己拿主意,瑾墨想的很简单,收银员的工作范围决定了她对所有事物看法的局限性,能出什么靠谱主意给她?能做的也只是展开放大事件本身,让她看得更明白而已。而人际关系这一块,瑾墨是需要拜杨晔为师傅的,只不过现在还没有遇到更复杂的职场关系,不需要请教她。

所以即使瑾墨觉得和她很熟悉,甚至能感到杨晔对她更热情友善,可是一提策划活动的话题,还是被挡在了门外,当然不能怪杨晔,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这么做吧?你就一个小小的收银员,操心好自己那摊事不出错就万事大吉了,还有闲心管其他。

不得不承认,上进还是需要悄悄的,跨界张扬都不行。

瑾墨沉默无声,连朋友都不认可的事情,还需要继续吗?这就是一个念头立刻一闪而过了,必须继续学呀?用不上就用不上呗?反正学了是自己会?每天窝在这里还不是一个窝,就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似的!

一点点不支持,压根没影响瑾墨继续学习的热情,看完管理书一遍不够,再从头琢磨,并毫无热情的逼着自己继续读下去。

看《商界》里面的经济新概念时,她会开始分析如果落地县城会怎样?需要哪里面推动使劲才可能成功?也会甄别出,有些新概念对于商场来说太空泛,并不适合。会认真地看企业发展中实际遇到的风险案例,有悲观主义者的黯然离场,也有携雷霆之力的全心一搏而一战成名。

从这些案例里,瑾墨更喜欢找到,是经销商,或者经营者写的自述故事,他们的角色与经历更像身边这些展厅的业主,遇到的情况各有千秋,碰到的问题却比较雷同。

瑾墨从这些内容里,具象化了自己所在的商场运营管理,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投诉负一层手机卖场的嘈杂脏乱,与一楼往上的整个商场氛围基调完全背离,许总依然坚决会留存手机市场,许总聪嘈杂的手机市场看到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远远超过了整个商场的容纳力,所以保洁保安更不上这客流量的服务,即使再多一倍的保洁也不会变得比现在更有序,所以手机市场虽在负一层,却是所有在外围门面餐饮区的重要来源,也是负一层超市的顾客源头,其次才会分流到一楼二楼三楼四楼悠哉的逛街日常,所以外行人看到的是人声鼎沸杂乱无序,内行人却眼红的分外坦诚:“许总,手机市场分我一半呗,”许总一般会笑着回应:“只要你喊的动,我不拦着你,要不咋俩再开一个项目?”笑声中完成笑谈。

经过半年多的打磨学习,瑾墨安静看着根据每个季节节点,写出来的策划方案,心里一片宁静,她有把握递上去,会被采用。她犹豫在,自己要不要出这个风头?虽然瑾墨自己知道不是为了抢眼,可她要不要继续稳住现状呢?

瑾墨有点怕,她一直不喜欢当最显眼的那个,她也不觉自己就是最显眼的那一个,可,她真的不想拘泥在收银台这个框架座位里了,她想上班时间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

活动策划方案写的很细。是从夏天的五一假期,到来年的三八妇女节,分成了淡季、旺季两个版块来写,淡季策划核心主抓成本变现和人心聚拢,旺季策划核心主抓优惠叠加礼品和对顾客有吸引力愿参与的活动,活动主题根据每个季节及消费热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