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朝堂指证真凶

“不曾,草民只见过吕显。”孙豹如实回答。

“沈大人,虽说吕显是陈将军的手下,可不一定指使他这样做的就是陈将军啊,说不定吕显背信弃义,他效忠的是其他人也说不定。”靖王在为陈寿辩解,在他心中他还是相信陈寿的为人。

“是呀,要是这样,陈将军只是御下不严,罪名就轻了。”

“说不定就是栽赃陷害。”

这样的情节,这样的质问,沈熹微早就在脑海中演绎好几遍了,要是她什么都没有准备,她不会敢在这里弹劾。

“证据,我有的是。”沈熹微从鞋子里拿出匕首。

“大胆!竟然敢带刀上殿,你是要谋反吗?”高公公厉声呵斥道,外面的侍卫也一哄而进。

沈愿见沈熹微有危险,也是在第一时间把她护在身后。

“退下去。”皇帝沉声命令道。

“吕显每次清扫战场的时候,他都会用匕首刺进敌人的心口,以免敌人装死逃脱。这把匕首就是证据之一。”

李赋上前查看匕首,发现是军中常见的匕首,“沈大人,这种匕首军中十分常见,也不一定就是吕显或者陈将军的。”李赋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这证据力度不够。

陈瑾平看着那把匕首,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由青转白。

“沈危,你要是拿不出铁证,污蔑朝廷命官可是要流放千里的。”皇帝警告道。

【怪不得要找更多的证据,那狗皇帝果真要袒护陈寿。】

【不袒护行吗?大邺虽然和匈奴谈成合作,但是其他两国大邺还是虎视眈眈,你要是把陈寿搞死了,谁来替他守国土。】

【那我们不是提供火药了吗?还怕他们?】

【谁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沈大人,那些女童究竟是怎么死的?”顾荣的声音带着颤抖,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沈熹微身上。顾荣的女儿正是那些不幸的女童之一。

孙豹在听到这句话后,眼神变得飘忽不定,他低着头,不敢直视四周的目光。

沈熹微则目不转睛地看着顾荣,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