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你们莫要为难我了。
妖后害了我皇祖母,我这个当孙儿的自是要为她老人家讨回公道,这是孝道,并无旁的意思。
先帝的梓宫还停放在太极殿中,他虽是我的叔父,却也要尽了子侄的一份孝道,我得过去太极殿守灵了。”
说着,李沧抬腿欲走,却被赶着爬起来的朝臣们给堵了去路。
“哎呦,你们难为我做什么?
玉牒之上已然没了我的名字,我若是顺应天命继位,怕是少不得有人议论我名不正言不顺。”
“我看谁敢……”
大吼一声的是当朝宗正寺的寺卿,也是李氏一族的宗长,地位可非寻常皇家之人可比的。
一众朝臣哗啦地让出了一条窄路,就见宗长缓步朝着李沧而来。
“基儿,你皇祖母大行前,特意召了咱们近前,亲口交待了将你的名字重新录入玉牒之事,你身边的这些老臣,可是个个都在场。”
不然他们也不敢冒大不违再三请了李沧继位。
宗长的话在殿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那些先前只是缀在几位重臣的后头向李沧请命的臣子,他们再次俯首叩头,连称郎君众望所归,应当顺应民意继承大统。
李沧面露为难之色,立在上首不吭声,这时,殿外有千牛卫步入禀报。
“报……
范阳节度使沈曜、辅国大将军沈樉、镇军大将军林意、经略军守将林平、威武军守将陈绍等,上表奏请殿下即位……”
那千牛卫将几本奏疏高高举过头顶,大声唱词道。
哗地一下,紫宸殿内立时变得寂静无比。
沈家素来是保皇派,从不参与、议论储位之事,似今日这般公开上表拥立一人为皇,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却不知他们何时与殿前的这位殿下走近的?
这是在场众人的心声,暗恼他们怎的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今后的数十年沈家怕是要崛起了。
良久,李沧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罢了,既然诸位将军联名上表请我即位,我便不好再推脱了去,只得勉力担下了这重任,望诸位我盛唐的肱骨要鼎力扶持于我才是呀。”
李沧这话说的委婉与客气,一众朝臣激动得连连高呼万岁。
自今日起,史书所记新朝建立,新帝登基,又是一个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