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
“上官大人真是爱民如子啊”
“是的是的”
“朝廷有上官大人真是好啊”
太监:
肃静!
岳若涛出列!
“臣在”岳若涛心惊胆战半天,结果还是被叫到了,心里那个苦啊。
太监:“扶姚哪里闹匪患”。
“匪患最严重的是边界就是和扶姚交界的地方,臣也差点栽在那回不来,要不众家丁拼死保护差点就死在那了。”
褚帝听完眉头一皱,这越穷事越多。还好下了圣旨以后就不管那了。殊不知,这个决定让他后悔不已。这明德也真是的非得自己去。
于公于私都他都得有个表态。本来税收的问题就让他很头疼了,结果明德又非得去那个地方,现在他连找个人商量都找不到。
褚帝心里烦闷无心听他叨叨的随便应了句“嗯”。
太监: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兵部尚书李楚墨“臣有事启奏。”
太监:
“奏”
兵部尚书李楚墨拿着笏板出列“微臣要申请军饷”
笏板是一种长方形的木板或象牙板,用于记录需要讨论的事务或皇帝的指示
褚帝唉又是要钱的:“户部尚书可在”
户部尚书苏狄庆:“臣在。”
褚帝:“怎么回事”?
户部尚书苏狄庆:“户部没钱”。苏狄庆也很无奈,他知道要钱,但他实在没有,有的话他早都给了,现在天天被要债,搞得他好想辞官啊。
大家只知道收入多,都不想着支出也大,尤其是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
三分之一的税收都用来供养军队。第二项大支出是国家级的工程∶河工、漕运、陵寝等。黄河决堤了,一修几百万两就出去了;漕运堵塞了,需要疏通大运河,又上百万两出去了;哪个地方地震了,朝廷要赈灾,又是一笔钱。第三项大开支是王公大臣和官吏的俸禄。今年广陵那边不仅没收入还要倒贴。
兵部尚书李楚墨:“3个月不发了,想想办法?”
户部尚书苏狄庆:“想不到,这不是几两几十两的问题50万两,3个月就是150万两,国库就那么银钱,都拿走到时候王公大臣和官吏的俸禄全部都发不出来”。
兵部尚书李楚墨:“士兵在外保家卫国,连基本的军饷都拿不到,这不是让人寒心么?”
户部尚书苏狄庆差点想哭了,不是他不想是他真的没有,于是心一横跪向褚帝:“陛下,下官无能,还请陛下准许微臣辞官”。
褚帝捏了捏眉心:“苏爱卿,有问题解决问题,别动不动就辞官,想办法发一个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