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殿试

他的字迹工整,行文流畅,墨迹在纸上清晰分明,展现出他扎实的书法功底和深厚的学识。

接着,他又回答了一道关于经济政策的题目:“如何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国家财富。”萧谨言想到平日里对农业经济的研究,他迅速构思,从土地改革、税收政策、农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方案。

他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实例,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并在结尾处点出政策的长远影响,体现出他对大周国大局的深思熟虑。

在回答经史子集的题目时,萧谨言更是如鱼得水。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文中融汇了儒家经典、道家思想以及兵法谋略,充分展示了他的博学多才和灵活应变能力。他巧妙地将各家思想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既符合传统又具有创新的治国理念。

时间在他的笔尖下飞快流逝,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交卷的时刻。萧谨言最后一遍检查了自己的答案,编号,确认无误后,郑重其事地将试卷交给监考官。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监考官依次收取试卷,每张试卷都被仔细地检查和封存,确保无误后呈递给皇帝和大臣们。考生们完成考试后,心情既紧张又激动,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将在这些试卷中得到裁定。

走出太和殿,萧谨言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他知道,自己在这场殿试中已经尽了全力,不论结果如何,他都问心无愧。他的答题过程,不仅是对学识的检验,更是对他心智和毅力的

殿试结束后,皇帝和大臣们将在随后几天内对试卷进行评阅,最终决定录取名单。对考生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学识的较量,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殿试的庄严与肃穆,将永远铭刻在每个考生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经历。

在殿试的评卷过程中,监考官宇文泰宰相坐在高高的龙案前,仔细地翻阅着每一张答卷。他神情严肃,目光锐利,每一张卷子都要经过他严格的审阅。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张答卷上,眉头微微舒展,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神情。

这张答卷正是萧谨言的。宇文泰宰相首先被卷面上的字迹吸引住了。萧谨言的字迹工整清秀,笔画流畅,刚劲有力,显得非常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