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公孙先生谬赞了!先生以为,该如何破解张仪的连横之计,将秦国封在河西,甚至助魏国夺回河西?”
公孙衍突然有些激动,他内心暗叹,这世间如果有一个人理解他,这个人一定是楚王熊槐!
“要破张仪的连横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他要连横,我便合纵!连横结成,犹如长矛刺向楚、齐、赵、燕,合纵成则南北结成巨盾,将秦国压回函谷关!”
“彩!连横对合纵,矛与盾的对决!”熊槐不由得为公孙衍的言论拍手叫好,“山东六国有先生在,何愁合纵不成!”
“先王在世时,便时刻担忧秦国。秦孝公商君变法之后秦国日渐强大,如今山东六国中谁也不能以一国之力独抗秦国,唯有合纵,六国才能有各自的发展空间。”
“秦国东出,魏国首当其冲,若是没有外援,魏国也只能屈服于秦国!”公孙衍有些担忧。
“哈哈,先生若发起合纵,我楚国第一个响应,楚军必定北上支援魏国,如何?”
“合纵兹事体大,请允许我从长计议。此事还须魏王首肯才行。”
熊槐点点头,合纵是公孙衍一生为之奋斗的信念。有公孙衍在,他就无须担心魏国快速倒向秦国。
只需要给他几年的时间,楚国一定会无惧秦国。
“好了,公孙先生,今日交谈就到此为止了,你我各回本阵,要打要撤但凭先生决定了!”
公孙衍深深看了看熊槐,叹了口气,道了声告辞转身离去。
熊槐望着公孙衍离去的背景,嘴角微微上扬。
熊槐回到城门前时,昭阳早已立在门前,望眼欲穿。
“大王心思,老臣万万不及啊!”昭阳终于对熊槐心悦诚服。
“上柱国过奖了,我只是多用心揣摩了些人性而已。等魏军撤走后我军再回城,劳烦上柱国准备下一步的计划吧!”熊槐说完进了陉山城。
“是!”昭阳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