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出其不意

新楚 佩奇倒打一耙 1147 字 12天前

无论如何熊槐却不敢叫停征兵,生怕哪一天再来个坏消息,手下大将向他要兵,他手头却无可用之兵。

赵国方面也有了消息,秦军终于攻克了离石要塞,要塞主将赵疵阵亡,八万大军损失惨重,三万余人后撤到蔺城,但是秦军尾随而至,赵军不敌,蔺城也丢了。

八万大军损失殆尽,赵国在河东的战力已经无法阻挡秦军前进。

在另一个战场上,赵国也不好过,繁阳毕竟不是坚城,在经过韩、魏联军攻城器械的猛烈攻击下,繁阳城墙终于轰然倒塌。肥义不得已苦谏赵雍撤回邯郸,他派韩举继续组织大军抵抗。

形势对赵国极为不利。

就在这个令人绝望的档口,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赵国君臣看到了一丝曙光——义渠反了!

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镐京城下,并杀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

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四百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公元前331年义渠内乱,秦国出兵助其平定,由此秦与义渠的敌对了四百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但是义渠一旦缓和过来后便又起了歪心思,秦齐连横后,赵国为了对抗秦国即将而来的进攻,在熊槐的提点下,赵雍派策士游说义渠王反秦,不甘心臣服于秦的义渠王欣然应允。

秦王也是没有料到义渠会在这个时候起兵,义渠大军像是一把利剑,在秦国毫无防备的时候,狠狠插进了秦国的后腰。

义渠来势如狂风骤雨,秦国与义渠的接壤之地很快被义渠践踏惨败。

秦王嬴驷怒急,他派人召回了正欲继续攻掠赵国河东之地的司马错大军回国镇压义渠,只留了四万人留守离石要塞和蔺城。

秦国的提前退出也让赵国暂时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