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义渠发起叛乱也是会挑时候,正当这个生死存亡的当口,一场严寒自北方袭来,天降大雪,秦军在无准备之下很多士卒被冻伤了,军队战斗力下降地十分厉害。
不得已,魏章与司马错联合上书秦王,请求来年再战。
秦王也知道天寒地冻不宜作战,便同意了两人的上书,下令回撤。
过了年三月份,早已经筹备完毕的两路大军再次向义渠发起进攻,经过一个来月的猛攻,义渠损失惨重,无力抵挡秦军,义渠王遣使上书秦王,愿永为秦臣。
秦王原本打算让司马错与魏章一举攻入义渠王庭,擒获义渠王来咸阳。但是张仪认为臣服义渠易,灭义渠难。一个不好,秦国主力便会被牵制在义渠,而错失削弱楚国的时机。
秦王思索再三,终于同意义渠臣服,但是义渠不能有王,义渠也必须纳入秦国的领土之内,推行郡县,义渠王削王为侯。
在兵锋威压之下,义渠王不得已接受了秦王的条件。
义渠之战,秦国稳固了大后方,从此可将全部精力放在与关东各国角逐上。
义渠之战,魏章在秦国打出了名声,证明了自己有独立领兵出战的能力,在尚武的秦国站住了脚。而樗里疾在接手狰后开始渐渐淡出战场,秦国的军方将领就成了以司马错为主、魏章、公子华为辅的形势。
嬴驷不问司马错也不问公子华,单单问魏错,其意图十分明确。
司马错面色平静,公子华有些不以为然。在他心中,论资历司马错也不如他,更不用说魏章了,秦王却不先问他意见,让他有些愤愤不平。
魏章在心中快速思考着。楚魏在汝水对峙他是知道的,前几天魏王还遣使来请求秦王出兵助魏击退楚军收复汝水失地。对于能插手关东各国之间的争斗,秦王内心自然是十分欣喜的,当然也不能白白出兵,从魏国捞点好处是必须的。魏章早就料定秦王一定会出兵助魏弱楚,所以他推演过多次秦魏联军攻楚,该出兵多少,自何处出兵。但是,楚王被刺这事他却是刚刚知道,这关系到秦、楚各自的战略,他必须要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