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泓溯头也不回的走了。
陆广飞看着他离开,嘴角泛出了微笑。夸奖自己的人不多,高泓溯算是唯一的一个,他这是慧眼识英雄吗?
坐回转椅上的他,闭上了双眼。思忖片刻之后拿起手机给王斯凤发去一条信息:所有的事情已经解决,我现在气定神闲。
当载有高泓溯的航班在省城机场黑夜里起飞之后,母猪原东陵村昔日村会计柏志伟的家里,终于敲板一件媒婆最为棘手的事情。矮胖的媒婆一拍桌子,眉开眼笑:"就这么办。"
作为一个自然村,在十几年的发展里,除了个别的人家绝了户,像陆新明家,陆瞎子家。
剩余的人家,一部分搬到城里或镇上去住,如陆天元,陆正东,柏蓬启,陆大明,陆明远,陆兆福陆兆平,陆兆诚,陆兆顺,陆李弋,柏根喜。
一部分人早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外面安家立业了。像陆兆彪,柏程皓,柏木林,陆明岛,柏大雷。
凡走出去的人,家里的女儿都找了好人家嫁了,儿子也都成家立业。没有走出去的,有女儿的已经远嫁,有儿子还在打着单身,这样的人家在东陵村不在少数。
有的外出打工,年终的时候带回来穿着很时尚的女朋友。再过一个年头的时候,要么一个人回来,要么再带回来一个长相不一样的女孩。就这样带回来,带出去,能结婚的寥寥无几。
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年龄增加,大龄青年大有人在。
当局者迷,这可急坏了他们的父母。他们在家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所忙碌的结果只是想让地里的庄稼多收一点收成,变成钱之后,好给儿子娶一床像样的媳妇。
然而,风俗在悄然的变化,某村嫁女,女比男大五岁,十八万八彩礼,少一分女方父母不谈。没有办法,为了延续香火,为儿子撑一个家,父母只有四处借债,四处举债,凑齐礼金。为儿子撑起一个家,完成余生的心愿。这是一个不好的开端,邻居或者本村的人,模仿这一家,于是潜移默化形成了一个规矩,彩礼低于十六万八不谈。后期数码加价,必须要城里有房,有车,少了这两个条件不谈。
由于前期计划生育的缘故,男多女孩少,于是普通的人家就把自己的女儿当成了一朵花。一朵鲜艳的花,彩礼钱水涨船高,房,车,礼金,三金,另外还要整猪,整羊。礼品从四种变成二十种,每种十二件,光彩礼的东西,必须用两辆车才能拉走。这种情况在东陵镇司空见惯,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看着别人家过年光棍的儿子都娶到了媳妇,柏志伟夫妻俩急白了头。柏志伟的婆娘骑着一个破电动车四处去找媒婆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介绍媳妇,终于在南原的张家沟村找到了一个媒婆。这个媒婆走的是现代化之路,她与外面所有的媒婆都有联系,当她拿着柏志伟两个儿子的照片发到网上之后,很快就有了消息,北原牛角尖村有一个离异的女人,愿意配对。
这名叫李玉凤的媒婆,安排了男女双方在东陵镇见面,令六个媒人大喜的事,两人一见如故,都没有意见,可以择日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