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卫东,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复杂心情,人生路上都是在不断的选择与前行,可能伴随着遗憾和纠结。你要认清高佳丽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仅在你生病时伸出援手,在你需要精神支持时,用她的方式表达了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高佳丽之所以给你和陆明慧写信,更多的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和未来生活的考虑。希望你能够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晚年得到很好的照顾。记住,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情感的港湾。你和陆明慧曾经有过共同的回忆和经历,也许这些回忆在你心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位置。经过了那么多,应该清醒了。人生无常,我们需要学会珍惜眼前人,同时也要学会放下过去的遗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前行。"
康卫东惊讶:"姚师傅,你知道高佳丽给我写信?也给陆明慧写信?"
姚国顺不想重复没有意义的话,说话的重点想让康卫东保持积极的心态:"关于你的病情,给你提供最专业的治疗和支持。我希望你在生活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这需要你自己去权衡和决定。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我会一直支持你,陪你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唐卫东为难了:"人要脸树要皮,我离开家的时候孩子们都还小。现在儿子都有儿子了,这个时候回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孩子们不一定认可我。我对他们的成长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哪有脸回到那个家。"
姚国顺:"关键你这个问题就这一个思路,你不回自己的家,你还有什么地方可去?"随后,姚国顺拨通了金朝龙的电话,把情况简单扼要的描述过后,金朝龙表态,明天到熊家村接洽。
第二天上班,金朝龙叫上贺玉竹到雄家村陆明慧的家里,把情况说明之后,陆明慧难掩这二十多年心中的激动和悲愤,不由自主的流泪。斑白的头发像霜染的一样,长期得不到爱情滋润的她早已被岁月干燥了皮肤,满脸的皱纹:"月前就听说那个天杀的在姚师傅的中医馆医病,而且病很严重。让他回家,我没有什么意见,只要孩子们同意就行。我现在已经老了,在家里没有说话的权重了。"
金朝龙让陆明慧给儿子打电话他来讲。没有想到康卫东的儿子知道金村长的意图之后,没有任何缓和余地的说:"他是谁的老人?我们小的时候他没有养育我们。如今他老了,动不得了,却要我们去赡养他,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义务。他该死哪死哪,不管他死在哪里,不要告诉我们。在我的生命里,没有康卫东这个名字。"
金朝龙还想说什么。那头就挂掉了电话,陆明慧无可奈何:"知道了吧,金村长,孩子们早就表过态。他对这个家没有任何的贡献,没有一点对孩子的亲情,孩子对他自然就没有好感。谢谢你们的好意,如果他愿意回头,主会保佑他,因为主是宽宏大量的,会包容他的一切。"
贺玉竹仍然抱有希望:"要不然给你女儿也打一个电话?征求她的意见。"
明慧摇了摇头:" 儿子,女儿二十多年的共识,他们对于他们父亲的仇恨已经根深蒂固。想扭转,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猪主能保佑他,保佑他健康平安。"
路上,金朝龙把这个消息告诉姚国顺,姚师傅也是无计可施。高佳丽出谋划策,让康卫东去寺庙里出家,在那里修行,度过晚年。
姚国顺听后不由的解释:"与佛结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那有前世的缘分。如果前世没有缘分,单凭一人之意愿是进不了寺庙的。因为与佛教佛法或佛陀结下关系,必须要有个人的信仰,修行感悟或某种特殊的经历而逐渐形成。与佛结缘,意味着个人在心灵深处与佛教的某种契合和共鸣,对修行实践的渴望。一个浑浑噩噩三十多年的人,一个将死之人,他的生命周期根本没有弄懂人活着的意义,何谈与佛结缘呀。"
随后由高佳丽继续出资,康卫东住进了陆达集团东陵镇养老院。
在那里,康卫东完成了他一生当中最后的高光时刻。生于熊家庄,死于东陵村养老院,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