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种田文里的老秀才(11)

云玖几个机器人,则是按照云峰的吩咐,开始下去指导,百姓如何种植。

在老百姓看到不到希望的时候,地里的红薯,土豆开始丰收,一堆一堆的红薯,土豆被挖出来,萧县的老百姓,填饱了肚子,大家对云峰这个县令也得到了改观。

当柔软的棉花被织成温暖的衣物穿在身上,当沙枣、枣树、板蓝根和甘草等农作物换来的银钱让他们的口袋鼓起来时,他们对云峰的态度便充满了真挚的爱戴。

手中有了钱,家家户户逐渐富裕起来,对于云峰的政令,大家无不第一时间积极响应。

要想富,先修路,云峰开始让云玖几人研发水泥,烧制红砖。

云峰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的更加顺利,边境士兵不仅获得了保暖的冬衣,还不再为军粮短缺而担忧,众人对云峰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一晃五年时间过去,朝廷几乎已经忘记,边城萧县,更是忘记云峰这个一甲进士出身的县令,正常像云峰这种一甲进士出身,不会被派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当官。

谁叫他年纪大,朝廷当中又没有人呢!最后只能给他派来萧县当县令。

毕竟这么偏远地方,没人愿意来,世家子弟更不会过来。

几年时间,边城萧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家家户户都是土坯房,而现在,全被砖瓦房取代,外墙还粉刷了白石灰,处处呈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城中的道路皆由水泥铺就,最宽阔的水泥大道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肩而行,蜿蜒曲折地通往每一户人家。

县城最北边坐落着饲养牛羊家禽的饲养场,而饲养场不远处则分布着各种瓜果加工厂。

边城的百姓日子好了,驻守边境的士兵也跟着受益,云峰不仅给他们提供,军草粮食,更是提供保暖的冬衣。

驻守边城的大将军蓝威将萧县的变化以奏折形式上报朝廷,并在奏折中对云峰不吝赞美之词。

龙椅上的皇帝批阅着边关送来的奏折,面色凝重,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亩产万斤的粮食?坚固如铁的水泥墙?这些闻所未闻之事让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最终,他龙颜大怒,高声喝道:“好,好得很啊!萧县县令,这是在记恨朕啊!,有如此重宝竟不呈报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