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空间尺度真的是太小了,就好比女人穿着的高跟鞋对地面的压强要高于一辆汽车轮胎对地面的压强。
但是这不能说女人的质量要高于汽车的质量。
质子间的碰撞,也是这个道理。
两个质子已经完全破碎,通过精密的观测仪器方程能够观测到在碰撞的一瞬间,有一颗微型黑洞出现在了粒子对撞机当中,但是黑洞的尺度真的是太小了,仅仅有一飞米的大小,在黑洞出现的一飞秒时间内,其就通过霍金辐射蒸发了自己全部的质量。
因为他真的是太小了,小到根本就来不及吞噬其他物体便自我蒸发了。
在黑洞蒸发的一瞬间,有些物理现象现阶段的方程根本就不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方程记录下来,留待日后进行分析。
这一次的粒子对撞整整持续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给方程贡献了超过20TB的资料。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中,方程一直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和黑洞相关的资料上。
作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人类一直都想要探寻黑洞的奥秘。
但是因为黑洞的特性——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让人类很难有近距离观测到黑洞的机会。
而这一次微型黑洞的出现,就给了方程这么一个机会。
曾经有人预言,想要发现引力的奥秘,实现四种基本力的统一,实现人们预想中的大一统理论,就必须要到黑洞内部去,去探查黑洞内部的数据。
但是光都无法逃逸的特性,决定了即使是得到了黑洞内部的数据,这些数据也无法传递到黑洞之外。
这就造成了矛盾。
而现在,这些关于黑洞的资料,给了方程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次可以窥探宇宙中最神秘天体的机会。
方程也异常珍惜这一次机会,因为并不是每一次的粒子对撞,都会产生黑洞。
每一次粒子对撞都是如同开盲盒一般,你不知道盲盒内到底是什么东西,只能满怀期待。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