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生活自理,一日两到三餐,自己做饭打扫。工作上和从前有些不一样,算是自由职业,也可以说是无业游民。”
“你?无业游民?”周敏并不相信。在她看来,陈居安向来有计划有执行力,哪怕有佛系的时候,也绝对不会毫无目标地随遇而安。
对于周敏的疑问,陈居安也曾自问过:为什么一定要有计划?计划中途是否可以改变?能不能不要制定那么多目标?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企图心?人生可不可以少一点欲望?
交通事故之前,陈居安如果被问到这些问题肯定会一边皱眉一边觉得多余,想这么多不如踏实地做些事情。交通事故之后,所有计划打乱,或者说他除了耐心等待漫长的恢复期没有任何事可计划。
在那段时间里,他想也许随遇而安是唯一的解法。所以啊,一切皆有可能,多一点不如少一点,凡事简单直接少一点顾虑也会少许多焦虑。
陈居安没有解释,只是肯定地回答了一个“对”字。
即使周敏内心有疑问,但她知道陈居安没有必要说谎,无业游民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如果换做梁西玲或许如清,这个时候肯定会追问下去,比如自由职业是指什么、是否有稳定的收入、以后有什么打算等等……
在这方面,周敏和闵蓉蓉要佛得多,与其说是不关心他人的物质条件和经济状况,不如说是更注重自己是否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靠人不如靠己,闵蓉蓉尽管不上班很多年,但是不是总会学点小技能搞搞兼职,学烘焙、学编织、学画画……一边和兜兜亲子互动,一边“技多不压身”。
周敏懒得追问,不想表现出在意和关心,也不想让对方尴尬,成年人多少都要点面子。
陈居安倒是希望周敏再问一问,有问有答好过他自说自话没有回应。
雨慢慢变小。有雨伞的都撤了,没伞有要紧事的也撤了。周敏的脑子里没来由地回荡着梁西玲说的“你自己要想清楚”。她不知道自己需要想清楚什么,她也懒得想。
“你不好奇我的自由职业么?”
“我应该好奇么?”
好像周敏向来如此,对新事物会充满好奇,新口味的雪糕、新出的菜品、新功能的产品等等,但涉及到人又不一样——会非常拿捏人与人的边界感,从来不会主动去问八卦和了解与她无关的事,同样的她也不喜欢别人踩过她的地界。
“你愿意听一听么?在停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