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时间一到,谢泷西收东西锁抽屉一气呵成,直接就下班了。
笔杆子,“……”
怎么跟他想的不一样?
想起在黔省时,得知谢沛南在公社顶班过一阵话务员的工作,谢泷西试着打了个电话回去。
可惜电话接过去,那边的人不是谢沛南。
谢泷西随便说了个跟电材厂不搭边的单位名字,找的也是另外大队的参军在外的人,说自己是对方的同学。
电话挂了后,谢泷西便又去拍电报,特急。
电报第二天就到了谢淮东的手里,看着电报上的内容,谢淮东陷入了沉思。
谢泷西写内容的时候,竭尽全力不代入太多个人情绪,并且避开敏感内容,把意思传达清楚。
有一批人,他们之前身份都不一般,分别是各个学科行业的顶尖教授,但现在他们身份敏感,要不要接收,请大队慎重考虑后再决定。
谢淮东一点耽搁没有,把电报拿去了大队长家里。
“小西这是丢了个大难题给我们啊。”大队长握着烟杆,眉头深深的川字纹紧紧地挤在了一起,因为这封电报,又要再深几寸。
大队会计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要不是难题,也轮不到我们头上。”
大队部里一阵沉默。
隔了好一阵过后,大队长才放下烟,“这事我们几个做不了主,明天开个小队会,我再去会社转转。”
说是做不了主,但谢淮东已经知道,大队长有七成同意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争取各生产队队长的同意,至于公社,谢淮东能做的有限。
“舅,又给您添麻烦了。”从大队部出来,谢淮东和大队长一起往生产队方向走。
大队长瞅他一眼,“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这事就算不是你提,只要对大队好,我照样能去争取。”
何况知识分子下乡,带来的是实打实的好处啊。
以前真不明显,知青娃们下了乡也不知道自己能干啥,他们这些泥腿子也不知道他们能干啥。
就种地吧,给他们划块自留地种菜吃,平时跟着上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