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高考

其他老师帮着分拣试卷。

姜奇略的成绩超一本钱30多分,中规中矩,发挥的不算好,但能保住一本,这成绩哪怕高考发挥失常,也能去一类本科。

也不怪老师们要求低,德中的升学率就这样,考大学多难的,能多考一个是一个,各班评估一类本科的人数,都是要往低了算,不能这个有希望,那个也有希望。

这年头没见过世面,容易紧张,好些人一题做不好就哭鼻涕,明明能考上一类本科的,愣是去了专科,这找谁说理去?

姜奇略算是稳了。

“达到去年一本线的有30人,这成绩去去年好太多,是不是有学生做过试卷,题目泄露了?”

不然就这成绩,别说教育强市了,就是省城也比不过德中。

德中教育挺一般的,真没这水平,问题要么出在考卷上,要么就是学生做过试卷,就这两种可能。

季校长挺严肃的,本想摸摸底的,谁知考了30个一类本科,这数据好到他不敢相信。

“周同学怎么样?”

张志和抽出楚榆的书卷,手都在抖,他是教数学的,口算好,楚榆的成绩一过眼,就算出了总分。

这分数能去清北了!

张志和哪里敢信啊?

他对楚榆的要求就是一类本科,重本,但楚榆这学生吧,比较松弛,无论大考小考,本校试卷还是外地试卷,人都不当回事,脸上从来看不到一丝波动。

这种学生太稳,稳到张志和没有成就感。

他就觉得楚榆学习认真却不算刻苦,他哪里敢奢想楚榆能去清北啊?那可不是凡人能奢想的学校,他也不敢想啊,可楚榆这成绩,无疑是有希望的!

就是政治差了点。

季校长激动了,特地交代张志和:“别出岔子,别给学生压力,务必正常发挥!对了,这几天别乱吃东西,前年有个乡下学校,全校食物中毒,咱们不能犯这种错。”

张志和搓着手,直点头。

1984年7月7日,德阳的高考开始了,楚榆拿着准备好的文具走出家门。

她还算幸运,被分配在了德阳考试,不过不是德中,而是郊区的二中,从肉夹馍店骑车过去,不到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