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榆这次来目的很明确,她想探探程远东的底,想知道程远东到底是不是重生的。
楚榆试探性地笑道:“程总真是青年才俊,对时局的判断非常准确,程总去鹏城拿地,去南海投资房地产,又回到京市来,程总的每一步都稳打稳扎,却又快人一步。”
程远东笑了笑,他笑容温和,并不自傲,只是谦虚道:
“人对时局的判断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我读过一些书,也听人说过港城、岛国房地产的事,那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华国的房地产肯定也能火。华国人口众多,单位分房子却远远不够住的,就拿我们京市来说,人均的住房面积还不到10平米。住房如此紧缺,大家没有房子住,国家放开房地产,也是众望所归的。”
程远东侃侃而谈,如果程远东不是楚榆的对手,楚榆对他的印象会很好。
他分析的也很对,华国人口多,是个人都知道,房地产会爆火。
可是身处当下,谁又能看清楚历史将往哪个方向走?
看看报纸,看看房管局的数据,就知道华国房地产要火,这无异于气运之子。
“程总谦虚了,普通人可不会看个报纸,就知道房地产要火。程总能走到今天,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本领。”
楚榆的笑容不带攻击性,显得格外诚恳,程远东挑眉,目光在她身上盘旋了一圈,笑得意味深长,“周总不也是这样?”
楚榆愣了一下,就听程远东说,“听说周总是农村出身的,一个农村姑娘从摆地摊做起,短短两年就积累到足够的财富发家。后来周总考上清大,拿着全部身家来京市做服装生意。服装生意好做,周总赚了不少钱,又开始做房地产,拍电影,还做护肤品生意。周总的人生听起来不i我更像是传奇,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周总是不是开了天眼?否则,周总怎么可能做什么成什么?”
程远东笑得虚伪,楚榆更是滴水不漏。
她喝了口茶才说:
“程总的发家轨迹跟我很像,大家都是在高中时就开始奋斗、逆袭,进入大学后,一心琢磨做生意,想着如何发家致富。可程总不得不承认,人要想成功,光靠预见能力是不够的,还得有消息来源,有背景。”
“看来这是周总的心得了。”
程远东不说实话,楚榆也是滴水不漏。
两人吃了一顿饭,说了一箩筐的话,却没有一句有用的,没一句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