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回罗浮

过了不知道多久,王浮这才拍着脑门道:

“多谢师兄爱护,小弟也不知该如何抉择,便听师兄的吧。”

刘福云点了点头道:

“走吧。”

————

罗浮界。

各处世界时间流速都不一样,王浮等人去往异界前后不过五六年的时间,可罗浮已经过了数十年。

而大明也已经传到了第四位皇帝朱瞻基的手上。

改革成功之后,朱标和郭泰于人道有大功,功德已足,加上谢然等人行道十数年,已经将青羊宫发扬光大,如今罗浮界中,青羊宫和昆仑山都是公认的玄门正宗,至于其他大派,要么改弦更张,归入正一青羊宫,要么加入昆仑,不然都会被世人认为是旁门。

昆仑和青羊的大兴和妖魔之乱的平定,让曾经的盟友们进入了内斗的漩涡。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事,毕竟共同的敌人已经没了,即便是真仙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利益立场,这心是不可能一直往一处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惨的当属佛门,佛门在此界本就弱势,本来还有一位妙华天纵奇才,寄托了整个佛门的未来气运,可以和王浮与刘福云抗衡,结果却机缘巧合入了情劫,最终死在了王浮手中。

如今只有一线生机保存,转修道家的尸解仙,成还是不成,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至于十方,天资倒是绝好,也是天生佛子,但却是个不靠谱的。

他自修自己还可,想要他普渡世人,广大佛门,却真是为难他了。

眼看道家越来越强,而佛门却越来越弱,最终在几位高僧的决定之下,整个佛门西行,前往西荒之地,一来固守门户,让传承不绝。

二来也当做积攒功德了。

大明改革成功,国力已经极为强盛,在朱标的时代,便已经迁徙了数十万户百姓前往西荒开辟粮仓。

西荒那地方虽然土地肥沃,但毕竟距离中原实在太远,而如今的中原经过朱家两代皇帝的治理,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花花世界。

连昆仑的重心都往中原转移,更别说原本就在中原的各派了,大家根本看不上那地方。

也是如此,这才让佛门,喘上了一口气,如果一直待在中原,别说大兴,这佛家道统还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如今不但是整个大明朝廷都将道家立为国教,奉青羊宫为皇家宗庙。

而青羊宫的掌教,更是名正言顺的掌管天下一切鬼神事宜。

如今的情况是,到家难事官方上的国家,而民间也颇为信道。

这让佛门连收个弟子的困难。

佛门修行和道家修行不同,讲究的乃是顿悟。

所有的修行之法都在佛经之中,能够顿悟佛法那才是佛门弟子。

故而,佛家一直讲究大开方便之门。

对于信徒那是相当的看重,可是如今民间却信道不信佛,没有庞大的信徒基数,佛家迟早是要灭门的。

故而,佛门西行,那真是断尾求生,不得已而行之。

当王浮和刘福云回到罗浮之时,不但皇帝换了人,且朱标谢然等人已经离开了罗浮,前往天庭。

整个世界的格局也已经大变。

如今的青羊宫掌教,已经不是郭泰,而是朱标之子,朱雄英。

当初牛标和郭泰改革成功之后,稳定了几年,便准备卸下担子,安心修道。

可惜朱标的几个儿子之中,也只有朱雄英最为成器。

可不知道是不是当初从小就被他爷爷朱元章带到青羊宫的原因,这孩子心性却是极为澹薄,根本不想接纳皇位,只想安心在青羊宫修行。

而朱标也不勉强儿子,再看其余的次子都不成器,便兄终弟及将皇位传给了四弟朱棣。

此界的朱棣也极为优秀,作为大明的燕王,常年镇守北方,凭着一个燕京府,便将整个草原压的头都抬不起来。

以前都是草原来中原打草谷,如今自从朱棣镇守北方之后却反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