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虽然弟子们都不在身旁,可王浮却是没有一日清闲的。
自闭关成就先天之后,才以出关,便看到有好几个在终南山修行的道人前来求教,王浮自然不会吝啬,一一指点,将自己的修真之法尽数传授,虽然众人还不能修行。
可和那些武林人不同,他们虽然不会武功,但道学却是极为精深,只从王浮种种讲述之中,众人便基本肯定此法可行,无他,王浮所创的修真之法,处处能从道经之中找到出处。
只是被王浮以极大的智慧的才智,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体系。
众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自然在山中到处传播王浮的名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结果开始只是数人结伴前来请教,后来却是数十人上百人一起来,有的甚至自己的洞府也不回了,就在王浮所在周围住了下来。
后面之人一看,好家伙,自己日日来回岂不是要慢了这些家伙不少,也就有样学样。
而终南山有多少避世修行的道人?恐怕最少也有数千乃是上万人。
当谢然和陈卓来到的时候,只见活死人墓不远的山腰已经出现了好大一片空地,上面树木基本被砍伐殆尽,草木也是被踩的稀稀疏疏,数百个极为简陋的木屋分布在四周。
这些木屋简陋到了极点,有的甚至还四面透风,只是在房顶铺了些干草和枯枝,勉强能挡一下雨水。
即便是生活如此简陋困难,这些个一心求道的道人,却是没有一个愿意离去的。
而此时王浮正在讲道,只见一块青石之上王浮盘膝而坐,下方则是上千道人洗耳恭听。
这些道人小的才不过十一二岁,大的却已是白发苍苍,面如枯木,不过不论是老的,还是小的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听得极为认真,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上一次。
谢然和陈卓不敢打扰,悄悄来到众人身后,也自盘膝坐下。
“修行,修的是自身,修神通法力是修行,修心灵依旧也是修行,外部不可求,便向内请,正所谓念念不忘自有回想,心灵的力量同样不可思议.....”
这一讲就是一个多时辰,众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醒来,王浮下了青石,来到谢然二人身前,微微招手,二人起身跟随王浮悄悄离开。
“是遇上了什么麻烦?”
听得王浮询问,谢然一笑道:
“劳烦师父费心,只是一些小麻烦,弟子已经解决了。”
王浮点了点头,没有深问,这个弟子一向稳重,他说解决自然就是解决了。
“你们来了正好,为师本来想先传道,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想不到终南山中竟然有这般多修道之人,他们有许多是没法修行了,不过修道是修道,修行是修行,只要心中有道,我等便不该拒绝。
只是他们其中很多人年纪已经大了,风吹日晒可是坚持不了不久,故而为师准备建一座青羊宫,让众人有个安身之地。”
谢然一笑,拱手道:
“此不过小事,交给弟子便可,不用师父劳心。”
王浮微笑点头,有这么些个弟子却是省心不少。
过了半晌之后,那些个前来听道的道士们这才陆续起身,不过虽然起身离开,可众人依旧还是在冥思苦想。
王浮见了,心中也是叹息了,为这些向道之人感到可惜,此界灵气实在过于稀薄,没有先天境界,将祖窍打开,是难以感应到灵气的,虽然修真之法是借假修真,可也不能全是假,没有那一粒道种为凭,便只是空中楼阁,全是空想了。
以这些人的心性,换个世界,不说成道,但入道是绝无问题的,可惜...直到此时王浮才深深理解的那句话,成道不但要有大悟性,大智慧,也要有大机缘。
这些道人最缺的便是那机缘,如之奈何。
而王浮此时也更加敬佩三丰祖师了,能在这等无机缘的地方生生蹚出一条大道来,其能成就大罗,实在不足为奇。
人尽其才是谢然最为擅长之事,有了谢然的帮衬,短短数日,终南山的乱象便自横扫一空。
年纪小的,都被谢然安排到了陈卓手下帮忙打下手做饭,青壮则是被谢然带着平整土地,伐木准备建设青羊宫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