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惊现采访古人

[想要强国,首先就要拥有足够的劳动力和人才。]

[生产本来就有风险,孕妇应该被好好保护着。

之前看到一个人说,秦汉时期的孕妇要分娩时,会被赶走,赶出去,等到分娩完后也不能随意回去,要等孩子满月才可以回去。]

[祝我一家人不沾]

[也希望我孕期好好的,永远也不沾这些。]

古代那些有作为的皇帝看后于心不忍的不在少数,也有些帝王已经改了政令要求善待孕妇,不可遗弃孕妇,并且尽量给予孕妇最好的生活,政府还会进行一部分补贴。

并且古代郎中开始重视医疗技术,改变分娩时死亡率过大的情况,提高了孕妇生存率。

而古代的官府,也在寻找那些落后的习俗,禁止用黄牛催产这样的习俗出现,凡是有这种情况都要上报皇帝废除此习俗。

清朝

纳兰性德看着刚刚入门的妻子,心中惧怕,害怕他的妻子会和天幕所说的一样,死于难产。

卢氏只是微微一笑,用笑容安抚着纳兰性德。

【主持人:现在,我们有请到了明朝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先生,他的思想称为“姚江学派”,他的着作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下面,让我们有请王阳明先生上台。

主持人:王阳明先生自我介绍一下吧。

王阳明:我叫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余姚北城(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阳明街道),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

主持人:问一个关于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问题,你主张的学说究竟是怎样的。

王阳明:其学以“心”为宗,以“心”为宇宙本体,也是“心即理”的命题,大概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后面我则是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主持人:高级,王阳明先生解说的十分详细,悄悄和大家说一句,我没有听懂。】

[知行合一。

知就是你知道该怎么做,行就是你该这么做。]

[打个比方?]

[我想要去长城旅游,我去了长城旅游,你这么想了,你也这么干了,大概就是这么个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