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一副胜利的表现,说道:“你看吧,他连琴键都够不着,小时候学琴是要讲天赋的,不信,我找几个人过来给你看看!”中年男子说完,就把一旁练琴的女孩叫了过来,随后让小女孩在琴键上弹了几下,随后说道:“你看看,这个女孩子是小学五年级,也就比你孩子大一两岁,你看看她的手指比你们孩子是不是长了很多,这样的双手才适合练琴!”
张非如雷轰顶,像泄气的皮球,中年男子看出了端倪,赶紧安慰说道:“等他大一点了,手指长长了再过来,前提是他还有兴趣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非与吴华均被现实当头一棒,张非低着头走了,回去之后闷闷不乐。
一回到家,吴华安慰说道:“学不了就不学,把学习搞好也是一样的!”
张非一言不发,他第一次意识到,有很多东西,不是光有热情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转眼张非已升到小学五年级,学校里突然有一项通知,所有五六年级的学生,皆可报名免费参加学校组织的乐器兴趣班,主要是为了成立文艺表演队。
报名的程序很简单,直接在班级里举手,表示是否参加。
可是班级里的报名人数,却寥寥无几,最终,张非班级里只有四个人,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文艺表演队。分别是两个女生和两个男生,女生中有一个是女班长,男生中有一个是张非。
报名选拔的条件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勇气或者兴趣,举手就能够加入文艺表演队。可是,爱玩的年纪,谈什么兴趣呢?
张非如愿以偿进入了兴趣班,但是现实的窘境并没有得到一丝好转。
学校的兴趣班由退休的老校长组织施教,老校长年龄六七十,身材佝偻,和蔼可亲,不仅会笛子、扬琴,还会快板和二胡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张非报名的时候,选择的乐器是二胡,二胡是什么,张非其实一无所知,只要能加入兴趣班,学啥都行。
在二胡这个乐器组里,除了小张非班级里的另一个男生何武以外,还有六年级的两个女生,二人各有所长,一个有基础,而另一个则手指纤长。
老校长分发二胡后,让众人把手指放在所教的把位上,一个一个检查,都满意的点点头。
而走到张非面前时,看了看张非按在把位上的手指,摇了摇头,说道:“你这个指头,有点短啊,尤其是小拇指,还够不着琴弦,音估计按不准,怎么办呢?”
老校长此言一出,再次触动了张非敏感的神经,这样的场景,他似曾相识,而那一次正是几年前想要去学琴。
老校长似乎看出了张非的小心思,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你可以先拉拉板胡,板胡嘛,就比二胡小一点,等你手指长长了,或者板胡拉的差不多,手指够得着了,再拉二胡!”
小张非听了,犹如打开了一扇窗,但是心里不禁一愣,板胡是个什么鬼,总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张非好奇的问道:“老师,板胡是什么,还是二胡嘛?”
老校长解释道;“板胡和二胡差不多,子不过一个是用的木板发音,一个用的是蛇皮发音,板胡的声音清脆一些,比较好听,二胡比较雄浑一点,两个略微有些差别。我给你们演奏下,你听听看!”
说罢,老校长便拿起板胡演奏起《茉莉花》,声音清脆响亮,几个女生开始鼓掌,张非也跟着一起鼓掌。
张非开心的点点头,接过老校长给他的板胡。
没有学乐器之前,张非总觉得乐器就是随意拨弄即可成音,可真的学习以后,他才发现,每天就是单调重复的练习,非常的枯燥与乏味。
有很多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太难。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喜欢;选择放弃的人,并不一定真的不够努力。
三个月后,与张非一起学习二胡的何武半途而废,最后,整个兴趣班里留下来的人,只剩下三分之二,张非就在这剩下的三分之二里。
一年后,兴趣班早已经支离破碎,不再招人,某天,张非还是像往常一样,前往训练室练习。
何武碰到了要去训练的张非,好奇的问道:“以前报的兴趣班,现在就你一个人还在坚持吧!”
“也许吧!不太清楚。”张非看着何武,反问道:“何武,你喜欢乐器吗?”
“谈不上喜欢,纯粹就是觉得好玩,你呢?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
“我也不知道,本来我最想学的是琴,机缘巧合下,就学了二胡。说句实话,二胡嘛,我谈不上有多么的喜欢,只是我既然选择了,就把它当作自己的爱好一样,去学习。这么久了,不也坚持下来了嘛,至少不反感,就是了!”张非笑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