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府里不知何时竟出了偷盗之事,众人一时慌乱无措。关键时刻,还得看平儿出面主持大局、裁夺处置。至于该责罚哪些人,又放过哪些人,全凭平儿一句话说了算。
那孀居的大奶奶李纨,平日里也是平儿撑腰照顾的对象。有人曾戏言:“凤姐就算是给平儿拾鞋都不配,你们两个人啊,倒不如互换一下身份才合适呢。”可见平儿在这府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记得那次凤姐过生日,本应是欢乐喜庆的日子,却不想凤姐受了天大的委屈,心中怒火无处发泄,竟然抬手打了平儿几下。可是明事理着称的贾母,却当即责令身为主子的凤姐向身为丫头的平儿赔罪道歉。而隔日,李纨又特意前来,再次代平儿向凤姐赔了个不是。由此可见,这通房大丫头平儿的面子可真是够大的!
且说这贾府之中,众人对那平姑娘皆是赞誉有加。不单单是为之撑腰的大奶奶李纨,就连府上的其他人,也是无人不说平姑娘的好。
一日,贾琏趁着王熙凤不在,便与那鲍二家的在床上私会。两人一番云雨过后,贾琏搂着鲍二家的说:“你瞧这平儿,模样俊俏,性格温柔,做事更是利落周到。若是将她扶正,我看只怕比现在还要好些呢!”
而在这贾府的众多小姐当中,像那端庄稳重的薛宝钗、精明能干的贾探春等,平日里都和平姑娘相处甚好。至于那些丫头们,如贾母身边的鸳鸯、贾宝玉房中的袭人等,也都与平姑娘交情匪浅。
就连一向风流倜傥的贾宝玉,虽说平日因为平儿乃是贾琏的爱妾,同时又是王熙凤的心腹之人,故而不敢与她过于亲昵亲近,但心中却也一直对平儿怀有一份敬重之情。只是每每想到自己不能尽心待她,宝玉心中便常常为此感到遗憾,视为一件憾事。
然而,就在平儿遭受王熙凤责打的那天,宝玉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切。只见他先是亲自拈起紫茉莉花粉,轻轻地为平儿擦拭脸上的伤痕;接着又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玫瑰胭脂,仔细地替平儿涂抹嘴唇,并均匀地晕染到两颊之上;最后,宝玉还亲手剪下一枝花盆里盛开着的并蒂秋蕙,小心翼翼地插在平儿的鬓角处。
待到在平儿跟前这般尽心尽力之后,宝玉不禁想起平儿的身世来。原来这平儿并无父母亲人,亦没有兄弟姐妹相伴左右,孤身一人在这贾府之中,全心全意地伺候着贾琏夫妇二人。想那贾琏生性粗俗,王熙凤又威严泼辣,可平儿竟然能够周旋其中,将诸事处理得周全妥帖。今日却无端遭此毒手,受此委屈,实在令人怜惜。念及此处,宝玉忍不住为平儿落下了几滴心痛的泪水。
且说那跑腿传话、忙进忙出的狗腿子兴儿,提及平儿时也是赞不绝口:“倒是跟前的平姑娘为人极好,虽说与奶奶一心,可背地里却常常瞒着奶奶做好事。我们这些下人但凡犯了错,若是被奶奶知道了定是容不下的,但只要求求平姑娘,事情往往就能平息过去。”
如此之好人缘,这般之好名声,究竟从何而来?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生得清秀俊美,又是个无父无母、惹人怜爱的女子吗?恐怕并非如此简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细细想来,或许正是“背着奶奶常做些个好事”才让她赢得众人赞誉。“小的们凡有不是”,只需向她求情便能得到宽恕。然而,这样一来,好人全让她当了,恶人的名号自然就落到了凤姐头上。
更有甚者,“小的们凡有不是”,她全都加以包庇,这不就是背着领导私自放水么?如此行径,是否意味着贾府中众多男盗女娼、偷鸡摸狗之事难以管束,都是因着平姑娘这份所谓的“善良”纵容所致?实在令人深思,细思极恐啊!
可不是这样么?要说这玫瑰露和茯苓霜之事啊,原本都已经将那贼人捉拿住了,可谁能想到呢?她竟然因为不想牵连到善良无辜的三姑娘,就硬是让宝玉这位尊贵的主子出面替那贼人隐瞒赃物。
想当初,凤姐可是气势汹汹地扬言要把太太屋里的丫头们抓过来,“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好好审问一番。就在这时,他急匆匆地赶来劝解道:“何必如此劳神费心呢!俗话说得好,‘得放手时须放手’,多大点事儿呀,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呢。依我之见,就算您在这屋子里操持上一百个心,最终咱们还是要回到那边屋子去的。要是因此而无端结下一些小人的怨恨,让人心中怀恨,岂不是得不偿失?”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直说得凤姐也不再坚持,任由他自行处置去了。
只是不知道,那偷东西的贼人又该如何报答他这份恩情呢?难道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放过他们不成?手握权力之人,难道就能这般不分青红皂白、肆意妄为地处理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