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位神农氏,他撰写了一本巨书,定名《本草》,在这部人类最早的着作上,他详细记载各种药物的性能。此书一直流传到二十世纪,是中国医学上最崇高最权威的经典。神农氏把一些可作为食用的若干植物,分别定名为“小麦”、“稻米”、“高粱”、“玉蜀黍”等,教人种植;又教人把若干性情驯顺的野兽,豢养到家里,就是人们所称的“狗”、“马”、“牛”、“猪”的始祖。中国农业社会,在这位伟大神只的领导下完成。
第五位轩辕氏: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小主,
上列中国伟大的人类祖先,在住、火、婚、药、谷、畜、稼等一切为人民生活所做的准备全部完成了,中国神话时代到此为止。人类从此成为主宰世界和创造新世界的先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史包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距今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和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中国的原始社会,开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代表人物: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尧、舜、禹。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BJ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5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