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陆惜之和袁晏溪听着太子的陈述,却是越听眉头皱的疙瘩越大。
祁玉璋讲的很细致,诸如常任新逼迫碧莲偿还她哥哥欠下的赌债,碧莲如何悲愤理论,如何发生口角,在厮打中如何被打手扼住喉咙,小姑娘脸孔涨红几欲窒息,祁玉璋觉得太过残忍,便上前欲将其救下,碧莲却被打手一把甩开撞在房柱上,差点死去,却在醒来后,如何顺手抓起一块木板冲上前去,想要击打常任新,胡乱击打一番后终是伤势过重,昏死倒地,流了很多血。
可是,祁玉璋很肯定,当时他把碧莲带上马车时,人是活着的。
不仅陆袁二人越听越不对劲儿,就连冯国正也听出不对劲来。这桩案子在大理寺时就是在御史台陪审下进行的,那时祁玉璋给的口供与现在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又大大不同。
说它相同,是因为事情经过一模一样,说它不同,是因为……他现在说的太细了!
当初在大理寺的时候,祁玉璋的口供很简单,就是讲常任新逼迫碧莲接客还债,在拉扯中常任新的人在愤怒之下惩罚了碧莲,两人厮打起来,女子身单力薄受伤倒地。
现在说的过程并无二致,只是加了一些描述性的词儿,诸如碧莲被‘扼住喉咙’,‘脸孔涨红几欲窒息。’‘被甩撞在房柱上’等等…虽然只是加了几个形容词,但给人强烈的感觉就是:碧莲在厮打中要被常任新活活掐死了,而他上前解劝却没有阻止,只待最后关头将姑娘救下,送到了仙丝楼。
冯国正当然清楚在判决时这些关健词意味着什么,他立即很敏感地就这些细节反复质询起来,虽然他貌相庄严,但板起脸时比较骇人,祁玉璋不甚烦躁,但是对于这些陈述始终没有改口。通过冯国正的反复确认,更让这些小细节在供词笔录中显得愈加明显了。
陆惜之也敏感的察觉到,有人在背后指点了祁玉璋,教他该如何应付突来的问询,将之前的笔录润的有鼻子有眼,精细到每一个细节。如果不是案件的凶手,如何会形容得这么仔细?
从东宫出来,陆惜之忍不住对着袁晏溪道:“常家到底为什么?”
袁晏溪若有所思,低着头与陆惜之并肩走着。
“惜惜,你先回去,我与冯大人,周大人去回禀皇上。”
陆惜之点点头。
结果,还没有得到答案,第二天,整个朝堂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和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靖州捷报传至京城——江阴之乱已平,蒲甘的领兵大将授首,皇帝无甚喜悦之情,诏令嘉奖三军,并令御史凤驰即刻出发,出任江阴刺史之职,原江阴守备毛明忠指挥不力,有投递叛国之嫌,关押刑部,择期候审。其余江阴官吏按其功过,各有赏罚不定。
太和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八日,皇上称赞宣王祁玉恒因在在江阴之乱中奋勇抗敌,为护靖王周全而身负重伤,赏赐若干。宣王仁孝忠义之名遂起,又因闭门不私会重臣官员,其谦逊之名日盛。
太和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祁天印亲率文武百官于太极殿外之明堂昭告天下,宣布废储。然而,也并未依律同时宣布新立储的人选,甚至未曾宣布对废太子祁玉璋的处置。
太和二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日,经过七日审讯,皇帝下明诏,将毛明忠,常尧等谋逆之臣满门抄斩,至此,除废太子祁玉璋的命运未定之外,江阴,礼县两处谋逆大案俱已告审结,一场大动乱算是就此落下了帷幕,京城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而水面下的暗流却再次汹涌了起来,一场围绕着太子之位的归属之争正蓄势待发,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笼罩在大靳上空的迷雾依旧浓厚得惊人。
一月初一,袁大人乘月夜游长街…
陆惜之感受着四周的人海流转,仿若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她算是感受到何为万千灯火,这深夜一点都不暗,被照的透亮。
人潮涌动,若不是身旁有袁晏溪,她怕是真要辨不清方位,也难怪两人一直手牵着手,这周围摩肩接踵,各种人横冲直撞,一不小心怕是就要被冲散了。
袁晏溪牵着她,直到转过了一个街角,顿觉豁然开朗。
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集市,而那些拥挤的人潮,都朝四面八方分散的涌走,终于不再是那么人挨着人了。
陆惜之都有点满头大汗,“景明。”
袁晏溪松开了她的手,转身看向女子。
陆惜之顿时有所感,一怔之后掩下了眼中的情绪,低头就看见自己凌乱不堪的衣服,刚才一番拥挤推搡,此时显出了几分狼狈像,就连头上的鬓发,也都散了几绺下来。
她赶紧用手拍了拍衣服,整理整理。